NBA總冠軍,代表的是球隊最高榮譽,當然也是評價一名球員偉大的標準之一,但歷史上也有不少出色球員沒能實現(xiàn)。
當然NBA總冠軍更多反應的是球隊的競爭實力,也有好多NBA球員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沒能奪冠,是較為遺憾的。
但沒有NBA總冠軍,并不能否定他們在NBA的成就,說到NBA中的無冕之王,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位球員呢?
麥迪,那個創(chuàng)造“35秒13分”的奇跡NBA少年,兩屆得分王,七次入選NBA全明星,擁有超高的NBA人氣和CBA人氣。
有過奇跡的NBA表演,有過超高的球迷人氣,但至始至終存在的遺憾恐怕就是職業(yè)生涯卻沒獲得過一次NBA總冠軍。
更加讓人惋惜的是2013年NBA總決賽,代表馬刺隊參賽時,最接近NBA總冠軍的那一刻卻被雷阿倫的三分球打碎了。
納什,蟬聯(lián)MVP的控球大師,將傳球演繹成藝術表演的一名NBA球員,可惜的是球隊職業(yè)生涯都沒經(jīng)歷過NBA總決賽。
也許是因為極其華麗的傳球始終達不到激烈季后賽競爭的標準,也許是造化弄人,讓他最終沒能效力太陽隊到退役。
不過好在退役后的納什,作為勇士隊的球員發(fā)展顧問,拿到他夢寐以求的NBA總冠軍,也算是多少彌補這個遺憾。
艾弗森,“96黃金一代”的狀元,四次得分王,三次搶斷王,還拿到過2001的NBA常規(guī)賽MVP。
伴隨著拿到常規(guī)賽MVP,2001年打入NBA總決賽的他,首戰(zhàn)面對湖人隊的“OK”組合就砍下48分。
遺憾的是最終沒能拿到NBA總冠軍,不過身高僅僅183的他,以上成績就足以證明他在NBA的成功之處。
巴克利,不到2米的中鋒球員,有過MVP、全明星經(jīng)歷、奧運會冠軍,也入選過最佳一陣,但唯獨缺少NBA總冠軍。
馬龍,兩屆常規(guī)賽MVP,兩屆全明星MVP,兩屆奧運會冠軍,參加過三次NBA總決賽,卻沒能拿到過一次NBA總冠軍。
米勒,上演8.9秒連拿8分“米勒時刻”的球員,真正詮釋“NBA射手”的第一人,卻也沒能在職業(yè)生涯獲得過NBA總冠軍。
格文,進攻較為全面的一名NBA球員,職業(yè)生涯季后賽場均27分的恐怖數(shù)據(jù),可惜的是連一次NBA總決賽都沒經(jīng)歷過。
尤因,以狀元身份加入NBA的他,中鋒技術全面,彈跳力身體素質(zhì)較好,也拿過奧運會冠軍,但就是沒有NBA總冠軍。
貝勒,一生效力于一支球隊,但遺憾的是八次打入NBA總決賽都沒能獲得一次NBA總冠軍,這其中的經(jīng)歷恐怕……
盡管以上NBA球員最終在他們的球員職業(yè)生涯中沒拿到NBA總冠軍,但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xiàn)已讓我們尤為敬佩。
看NBA籃球,絕不是僅僅作為一項單純體育賽事來欣賞,NBA球員、球隊、教練等角色的故事才是最大的營養(yǎng)。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在各種場合成為“無冕之王”,但真正能夠邁過去這個“坎”的,并不糾結的人到底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