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了當時的攻略(根據實際經歷整理)
1、兩證一簽:
通行證和簽注自然不必多說、入臺證(特別重要,除了出入境,退稅也需要,必要時隨身攜帶,我們在商場就忘記帶了:P)。
2、電源及轉換器:
臺灣的電源插座是( I? I )形的,沒有三眼插座和圓頭插座,所以需要提前準備好轉換器,再配上一個帶USB的拖線板想必是不錯的。
臺灣電壓為110V。我們現在的充電器通常都會支持110伏到240伏之間。但為保險,還是確認一下充電器和電器設備上的標識(我老婆的卷發棒就熱得很慢),以免因電壓不夠而無法充電或使用。
3、臺幣和銀聯卡:
的確需要兌換一些新臺幣,有很大一部分民宿(網上預訂除外)、超市或是夜市的美食攤是無法使用網上支付和銀聯卡的。在國內只有中國銀行可以預約兌換臺幣,通常需要提前1個工作日預約。匯率大概是1元人民幣兌換4.5元—4.9元新臺幣。
當然也不用兌換太多,只要足夠一天的花銷就可以了,因為稍微大一點的7-11就有ATM機可以用銀聯卡取款,而7-11在臺灣的主要城市幾乎每個街區都能看到,非常方便。
4、臺風及氣候
臺風主要在夏季旅行時需要關注,這次我們旅行由于有拍攝任務,所以特別關心。
過了秋分,由于太陽直射部分南移,南半球的信風不能侵入北半球,又加上北半球能形成臺風的機會較少,所以臺風多發生在7、8月,9月開始減少,其他月份較少。臺風期間山區和潛水項目等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
臺灣溫度冬季在10℃左右,夏季在35-38℃左右,春秋季在20-25℃左右。全年幾乎都需要進行防曬,尤其是夏季。另外山區氣候多變雨具也需要常備,山上溫度一般要比市區低10℃,需要根據情況準備適當的衣物以免著涼(像我這樣有脂肪層的可以忽略這條)。
5、網絡及電話
對于現代人,網絡也是必備。我們這次是租了個移動WiFi,沒有開通漫游。臺灣微信用的人少,如果網上聯系的話,用Line的比較多,還有一些用FB的messenger。絕大多情況下網絡足夠了。但有個手機還是方便的,無論是交車,還是與民宿老板聯系會方便很多。手機卡可以在機場的柜臺辦理,在機場沒有辦理的也可以到市區內的門市辦理 ,像中華電信。
由于這次擔心臺風影響行程安排,所以我們沒有一開始就把所有的住宿和火車票都訂好,而是玩一天定一天。如果網上支付需要手機驗證碼的話(我們在臺鐵官網訂臺鐵票時碰到了這個問題),還是建議開通一臺手機的漫游,這樣不需要在火車站提前買票。當然也可以拜托民宿老板幫忙網上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