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自己:
見字如面
暮然回首
你已走過人生的第33個年頭
曾以為,時光不老,青春永在
歲月之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光陰依舊鐫刻著年華,容顏卻在陽光下的斑駁里開始蒼老,如今你已過而立之年,人說,七年就是一輩子,再過一輩子即將進入不惑之年,常常會想人生過了三十歲到四十歲是什么樣的呢,也會常常問自己到底要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答案隨著飛奔的日子逐漸的蛻變,逐漸的清晰,逐漸的豁然。對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句話,有很多解釋,都說三十歲時,人當自立,這個立,原意是立身的意思,所謂立身,就是丈夫有棲身之所,有所業(yè)。四十不惑是說人到了四十歲,就應業(yè)有所成,不會正因無業(yè)爾所困惑,并對人生或者事業(yè)有必須的把握和明白。然后此時你卻內心略感幾分惶恐…
過去你常常抱怨自己失去和付出的太多,而得到的太少,今天你內心開始學會感恩其實你已經(jīng)擁有的不少;過去你會和人為了一點點小小的誤解而耿耿于懷,今天你知道沒有人有義務給你快樂;過去你常常執(zhí)著地堅持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別人的感覺,今天則開始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懂得理解的感受;過去常常想著成為一只雄鷹能海闊天空的翱翔,今天明白一只小小鳥只要有片自己的天空也可以盡情的飛翔;過去常常憧憬著經(jīng)歷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今天則發(fā)現(xiàn)原來任何深刻的愛最終歸于平淡;過去常常遺憾著更早的過去,總是惦記著讓一切重來一次,今天則學習忘記已經(jīng)錯過的人和事,更加珍惜眼前擁有的幸福!
人活到一定的階段就開始明白原來什么樣的活法都是可以的,什么樣的選擇都是不必后悔的,也是不可能回頭的。轟轟烈烈是一種絢爛,恬靜淡然也是一種境界,無論哪一種都是你自身的需要和對人生的詮釋。
生活也永遠都充滿著艱難和壓力,那是你對親人的責任,對自己的承諾,和對生存意義的探詢。可是你大可以以一種很坦然的態(tài)度去面對,有時候最深奧的哲理反而來得最樸素。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誰都懂,可是往往就是有內心不甘心罷了,這就是人越大心越累的原因嗎?這樣的累又是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或是即使你能夠表達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聆聽,畢竟不是每一個人有奈心聽你訴說,即使聽了也怕增加了別人的負擔。于是把心鎖得越來越緊,直到最后再也沒有訴說的勇氣;于是把一切都留給了時間和歲月,只在某個風清月朗的夜晚一回頭的瞬間瞥見,甚至,不會有一聲嘆息。最終,當你在記憶里來回徜徉的時候,當你經(jīng)歷過所有的體驗之后,你學會了接受,心平氣和且心存感激。
你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成熟,希望你明白成熟并不是不再犯錯誤,而是犯錯誤之后不再為自己找借口。跌倒了能夠很快爬起來,撣撣身上的灰塵,繼續(xù)微笑前行……
最后,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寫于2017.12.21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