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三年,有的人成長為羽翼漸豐的小鷹,有的人卻長成老一點的菜鳥。俗話說,三歲看老;職場上,三年看早。有的職場新人,三年就能打造出自己的風格,就是有了將來要成氣候的樣子。有的職場新人,三年就把自己的形象毀得一塌糊涂,讓同事暗暗慶幸又來一個當分母的。提職加薪就是投資,你是潛力股,別人敬你三分,工作資源越多進步越快,良性循環(huán);你是垃圾股,別人欺你三分,工作資源越少后退越快,非良性循環(huán)。這幾個小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一】不敢說“不會”。
華子入職不到三年,業(yè)務進步比較快。主管經(jīng)常表揚他,同事也不得不服,就這樣華子就把自己架在了優(yōu)質青年的高地上,生怕從職場“好青年”上摔下來。有一次,主管安排華子一個項目,華子沒有接觸過,心里沒有底,但不敢說不會做,只能應著“沒問題”。結果搗鼓了一周,華子也沒折騰明白。主管看見進度滯后,就訓斥華子不上心。華子這才吞吞吐吐地承認自己不會做。沒想到主管更加暴怒,你不會為何不早說,現(xiàn)在不只耽誤你自己,還影響了項目的整體推進。
這個小事告訴我們,職場上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職場上沒有萬人迷,也沒有百事通,人人都有不懂不會的東西。入職頭幾年,職場小白快速汲取經(jīng)驗,領悟職場規(guī)則,總有許許多多一知半解的東西,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尤其是入職三年的半大菜鳥,不敢向上司說“不會”,生怕上司看低自己,生怕同事看輕自己。這是一個典型的職場誤區(qū),會干的工作,要盡心盡責做好。干不了工作,要及時坦承觀點,請求支援和培訓。敢于說“不會”,丟不了你的臉面,毀不了你的前程,耽誤不了你的進步,磨刀不誤砍柴工,翅膀硬了才是真的硬,嘴上硬的只是鴨子。
【二】不會說“不對”。
林子入職二年半,開局比較良好,跨入了優(yōu)質青年行列,據(jù)說還被上司列入后備人才庫。林子工作更加賣力,非常愛惜羽毛。有一次,林子把資料送錯了客戶,被總監(jiān)找去訓斥一通。林子一聽就慌了,趕緊說這是主管讓我這么干的。沒想到總監(jiān)大發(fā)雷霆,“我不相信主管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我也是從業(yè)務員起來的,一定是你錯誤地領會了主管的安排,你這是明顯的推卸責任,遠比你做錯了事還嚴重。一個不敢擔責、不會攬責的人,將來怎么能夠堪當重任呢”。
這個小事告訴我們,職場上的半大菜鳥,羽翼未豐,特別要好,生怕別人否定自己,害怕獨自承擔過失,影響自己的提職加薪。愛惜羽毛沒有錯,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行走職場,哪個不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地成長。入職二三年的人,做錯了事,就擔心上司永遠不會提拔自己,遇到問責追責時,首先就是自保,下意識地推開責任,先把皮球踢出去再說。其實,這是職場大忌,凡是將來成大事者,往往都是勇于擔當、敢于攬責的人,這樣的人,上司才愿意給你壓擔子、挑大梁。
【三】不懂說“不急”。
勝美入職三年了,在這間辦公室里坐在第二排。前不久,公司人員調整,比勝美資格老的兩位員工搬到其他辦公室去了,騰出了兩個靠窗的工位。勝美的好友就提醒她,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反正論資格也該是你的。勝美鼓動和她同年入職的大軍一起換工位,大軍笑著說最近手頭上事多晚一點再搬。勝美就自己搬到了靠窗的工位。不久,總監(jiān)過來安排工作,看見勝美坐在靠窗的工位,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看見大軍沒有搬,就對大軍說,“勝美都主動搬了,你怎么沒搬啊”。大軍微笑地對總監(jiān)說,“我聽從總監(jiān)安排”。勝美聽見了,好像明白了什么,一時間面紅耳赤。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入職二三年的半大新人,切忌自作主張,尤其在這種工位調整、福利發(fā)放上面,不要著急,該你的上司早晚會給你,不該你的暫時也別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