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認為的東西不能強加到他人身上,其實這是人與人最基本的東西。但是如今這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做不到的,說起來有點可悲。可悲的同時,我被老祖宗的東西驚嘆到了,有些道理,流傳了兩三千年,還如此受用。早在兩千多年前,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到他人身上!多么有先見之明和無窮大的智慧,直接明了。但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的今天,人們卻做不到這個基本點,很有嘲諷的味道。
? 這兩年網絡上“道德綁架”這個詞肆意橫行,“中國式好人”頗多。一般說辭是,“都是為了你好”為借口來實施看似道德的行為,實質上是“道德綁架”的作風,做他的“中國式好人”罷了。
? ? 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發生了地震,馬云得知后第一時間為日本捐款300萬人民幣。后來在云南也發生了地震災害,馬云也第一時間捐了100萬的人民幣給災區。很多人都不明白,馬云是中國人,阿里巴巴是中國的企業,為什么同胞遇到了災難,獲得的捐款反而更少了呢?為此,馬云在網上澄清過,但是,網上的評論吵的不可開交。說什么的都有,我就不一一概括了。我姑且不說馬云捐款事件的好于壞,我只就事論事。原本捐款這個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屬于“自愿行為”,這是我給捐款的定義。既然是自愿行為,何必蓋道德的帽子,說人家不是呢。一個人身上有十塊錢,他全部捐款了,也許他的午飯就這樣沒了,這是善。有的人身家幾個億,他捐100萬,你還說他“應該”捐那么多,還說他捐少了,這是什么道理?“道德綁架”!
? ? ? 有人總結了中國式的八大寬容: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永遠置身事外,卻永遠喜歡指指點點。他們不顧事實地偏袒弱者,以近乎病態的寬容來滿足自身的道德優越感。他們習慣稱自己為心懷寬廣的“好人”,實則是最可怕的一群人。網上有一名網友分享過一個故事,有一次,她在中午11點的時候點了外賣,是附近的一家沙拉。那時候的她很忙,幾乎沒有時間去吃午飯,如果外賣超過12點15分送到,她就一口都吃不上了。所以她每次都會提前下單、各種備注。結果那天,外賣小哥一開始打電話說“要到了要到了,先給你點送達”,說完就失聯了,1點15分都沒有送到。她打電話過去問,外賣小哥說:“旁邊還有幾棟樓,送完到你。”她說不要了,退單。外賣小哥說:“不行,都快到了,你體諒一下。”她氣憤地說:“體諒什么?都要餓得胃痛了,而且沙拉曬了那么久還能吃嗎?”外賣小哥說:“你這人太不友好了,我們送餐容易嗎?”她說:“我工作就容易了?”之后就被外賣小哥掛了電話。因為實在郁悶,她在微博上吐槽了這件事,結果被一群網友狂撕:“隨便投訴別人,害別人罰款扣錢,你說你是不是賤?”“送餐不容易,寬容點好,你這么狹隘小心日后婚姻生活。”“一看就知道她沒有家人!”對于那些觸犯我們底線的行為,我們當然有權利生氣、維權。然而中國式“好人”,卻總是奉勸別人要寬容、要善良,要以和為貴。
? 不講道理、沒有原則地提倡善良,本身就是對惡的縱容。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善良不是要求別人做什么,而是自己應該做什么。深以為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越生活越感到老祖宗的偉大,那些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終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