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筆友們寫關于類孤獨的文章時,我都很認真的看完,希望在文章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回眸一看,我已經經歷了20多個春夏秋冬了。我常常自己反省自己、問我自己。我這幾天過得怎么樣,充足,開心嗎?為什么不開心了?隨后就逐漸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腦海里琢磨,回味無窮!同學們看見了,就會問我“你在想什么呢?”,我偏了個理由糊弄過去,不想回答,說了,反而嗤之以鼻。這樣情況我也見多了。真是不臨其境,不解其意。由于我這個癖好,我不太喜歡與同學們聊天,同學們也不喜歡與我談話,我就更加的孤單,孤獨了。但是我很享受孤獨,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對外界只有少許的接觸。
? 孤獨出現于我的復讀生涯時期。但不是復讀引出我孤獨的意境。在我能記憶的童年里,我覺得我生活的童年沒有快樂,與家庭有點關系,主要是我的心里問題吧!父親信佛門,是教徒,用佛教的真理毫無思考的用在生活之中,恰得其反。在我看來,佛門是智慧之門,李叔同這樣有智慧的人都皈依佛門,被后人尊稱弘一法師。父親卻本末倒置,變成了迷信,父親是個心里有問題的人,生活不如滿意,很為他憂心。母親,是一個傳統的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過沒有成鳳的機會,我是最大的,下面有兩個弟弟。二弟就是個天生樂觀的,吃喝睡覺玩鬧是他的最愛,三弟天生殘疾,很痛心。母親經常叫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母親臉上增光。我成績不好,不喜歡學習,就是喜歡玩耍,發呆,在腦海出現各種奇怪的畫面,想法??偸枪虉痰卣J為自己與別人不同。心里卻總是充滿了灰色的色彩,一次,母親不知道為什么很生氣,不分是非的打我出氣,我感到委屈、很生氣,大孔一聲,“再打我,我就自殺” 。這樣的生活的背景讓我到高三時一直都有點自卑的心里,特別是小學時期。
? 我面對這世界的是非還是分不清楚。想去思考,不敢去面對 ,卻想著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了,你再怎么思考,是不可能有結果的,還是按著這答案走,不敢想象我是怎么痛苦的走過來的。再這么走下去,估計真的要自殺了??墒俏疫€是牽掛這我的父母親,和弟弟們。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活下來。那時候我的心里已經扭曲了,我很痛苦!
? 直到高三,我遇到了一位同學,也是宿友,名阿琪。他是愛看書,喜歡思考各種奇幻的事情,跟別的同學不同。這讓我驚呀,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難道這世界問題真的可以毫無答案地來思考的? 這顛覆了我的世界觀,雖然我沒有認真的思考過這些觀點,但是我對這些觀點非常感興趣,之前想思考卻不敢思考,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原來這世界可以這樣。每天都希望聽阿琪談論,對問題的看法,偶爾說一下自己的觀點,之后會大膽的提出心中的疑問。但是那時我還是不會看書,知識面很窄。高三畢業,去工廠工作一個月,那時才是我感到自由的開始。工廠枯寂的工作環境,常常讓我腦海里閃出各種問題,我也開始了獨立的思想. 其中的大膽的思考,都刷新這我對社會, 世界的認識。對于問題、觀點,我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我復讀的時間里,我的學習方式,思考的角度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我在享受這孤獨的方式學習,沒感覺到學習的壓力,卻是越來越胖了,尷尬。我就想到對著世界的看法,人生的辛酸苦辣,七情六欲是用來感受、享受的,不是嗎? 不要被生活一葉障目,阻擋了自己想要走的路。
? 我回頭看了一下我走過的路,特么的感覺到身邊絕大多數人的無知、貪婪。更是被情緒左右自己的人。看清楚了這些,我就更加地喜歡走自己的事情,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才懂的了佛門的一句真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說的也就是孤獨的生活。不管外邊的世界有多繁雜,一花一葉,足夠你思考一生,生命可以這么的平凡和高昂。因為你活出了自己。這些都離不開孤獨。
在我看來,能夠感悟到孤獨的人,都是云淡風輕,閑庭信步之輩。當然感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次看到旁人落入塵網,我都問自己,“我何德何能,活的如此瀟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