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華文明的載體,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相傳,中國茶葉傳播到國外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經過兩千多年的繼承和發揚,我國茶道博大精深。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茶道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應該弘揚。優秀的茶道精神和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有密切的關系。結合我選修的《茶道與茶文化》課程,我對這一論題有一些粗略的見解。
關鍵詞:茶文化大學生道德素養傳統文化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可見,“茶”不僅是中國老百姓一日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還是中國的文人墨客“茶甌香篆小簾櫳”的良師益友。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也可以理解成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在沏茶、賞茶、飲茶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它可以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充分體現了“和”的思想。
一、茶文化內化于心
1.茶文化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內涵
茶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其蘊含的傳統道德標準和修身養性的價值觀對大學生氣質養成有重要的作用。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謂,在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中,滲透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也體現著茶文化“和”“靜”“怡”“真”的茶道精神?!安璧兰慈说?,茶格即人格”。茶道有著“五諦”的內涵,即:廉、美、和、敬、勤。這五諦分別指清廉自律、崇尚美德、和睦相處、敬人愛民、勤勞樸實。
在課堂上,老師讓我們在朗讀古人的詩詞中,體會我國膾炙人口的茶文化作品,感受古人對茶的熱情。盧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常讀這些令人神清氣爽的詩文,會令大學生氣度不凡、口齒留香,不知不覺中,茶文化的精髓就會滲透到一個人的內心。
茶文化的禮儀中,包含了儒家思想“溫、良、恭、儉、讓、孝、悌”。茶文化中蘊含著的豐富思想和道德觀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很大影響。有言講,“茶味人生”。茶,入口時苦澀,而后甘甜。這就啟示大學生們,人生和品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要經歷風雨和變化,人生如茶味,有苦澀,也有甘甜。不管茶味有過怎樣的甘甜與苦澀,最終,將歸為平淡,正如人生,無論有過怎樣的潮起潮落,終不失質樸與平凡。
2.茶文化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發揚傳統美德,無一不是茶的作用體現。茶可以洗凈塵心,能夠清心寡欲?,F在的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工作、甚至感情等多方面的壓力,生活在一個繁忙而又緊張的環境中,需要“茶”來提供一個寧靜的環境,讓自己的內心恬淡一些。寧靜方能致遠。在飲茶的過程中,會慢慢做到對事情處之泰然,潛移默化之間,人的處事方式和忍受能力都會變得更出色。飲茶可以聚精、靜氣、寧神、養生、提神……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在茶道與茶文化的課堂上,我們認識到了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架、茶匙、茶針等許多茶具,也見識到許多現代茶室的精美裝飾,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視野,也激發了學生對茶的熱愛和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隨著時代的變遷,茶文化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茶文化“和”的精髓,也體現在我國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精髓。茶除了被賦予的文化知識外,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比如茶的原產地、茶的種類以及茶的故事等。大學生在了解茶文化的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個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二、茶素養外化于行
1.茶藝修習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整個泡茶的過程,具有一種藝術表演性和觀賞性。人們在飲茶和泡茶中,融入了很多哲理和道德,注重通過品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滿足。莊晚芳教授曾提過,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通過學習茶文化,領悟“和”“靜”“怡”“真”的茶道精神,學生可以不斷地豐富自身的人文內涵,完善人格特征,提升氣質形象。尤其是對女生來講,茶文化有助于女生氣質脫俗、舉止優雅、內涵豐富,成為秀外慧中的典范。曹雪芹曾說,“女兒是水做的”,茶則是甘露,滋潤人的內心。
醫學研究表明,茶中的多酚化合物、咖啡堿及維生素C、維生素E都能阻止脂質的過氧化反應,從而起到緩解機體衰老的作用。因此,經常喝茶的人,會長相年輕。不僅如此,茶中的咖啡堿還可以增強胃液分泌,促進消化,有助于人體態均勻。
2.茶文化有助于氣質培養
茶藝表演是一種綜合的藝術,是展現美與和諧的藝術。茶藝表演者需要掌握深厚的茶文化知識,并且要掌握茶葉的沏泡要領。在精彩的茶藝表演中,凈器、置茶、潤茶、沖水、敬茶、品茶,無一不表現了一個人內在的道德素養。
在喝茶的過程中,人們會自覺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在茶文化的氛圍中,人們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風度,這就是個人性格、氣質、情趣、素養、精神世界和生活習慣的綜合外在表現。
日本學者谷川哲三在《茶道的美學》中說到,茶藝是“以身體的動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通過流暢與和諧的肢體語言與聲音藝術,讓人感悟到人生的真諦,和精神的滿足。對大學生來說,中國茶文化的精髓體現了“和”、“靜”、“怡”、“真”的茶道精神,蘊含了深刻的傳統道德標準與修身養性的價值觀念。我們作為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將茶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都要做茶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把茶文化蘊含的哲理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汪小琳.論中國茶之“和”.2017
【2】李常.關于茶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分析.2016
【3】張穎.關于茶文化的興盛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略談.2016
【4】金堅范.茶文化四重奏.2016
【5】漢唐華章.茶文化與中國人的價值觀.2016
【6】吳春巖.茶文化與中華傳統修身文化的品德共性研究.2016
【7】龔永新.中國茶道的內涵拓展與寬泛定義深析.2015
【8】許嘉璐.茶文化,中國文化之一翼.2015
【9】沈佐民.試論中國的茶道,2002
【10】劉暢.和——中國茶文化的靈魂.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