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還記得讀到這句詩的時候,不覺心動。寒冬日暮時分,想必正是晚風凄冷、大雪欲催的時刻,不如坐下飲一杯新釀的熱酒,如何?誠覺酒熱,情也“熱。”因著天寒,所以覺得酒下肚后分外地暖,尚讓人感受到朋友相聚時酒酣耳熱的情狀。后來又有幸看到了整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寥寥數語,味道十足,當真有趣。
? ? ? ? ? 它帶給了我強烈的視覺沖擊。臘月寒冬,冷風呼嘯,單調的灰白色的天空,似乎還籠罩了一層白濛濛的霧氣。兩個朋友閑坐在湖上一小亭,許是吟詩作賦,或是慨嘆人生。小桌上放著表面還浮著綠色細沫的酒,一旁隔著燃著火的小爐。簡素的白,微淡的綠色配著陳舊的紅。令人聯想到家里炭火正旺的灶臺,熱氣騰騰的飯菜,更懷念的是圍坐在圓桌上的那一大家子人和那幾句簡簡單單的家常話。白居易和友人大概還能一邊一酒,一邊賞雪,豈不美哉?樂哉?中學時的《湖心亭看雪》可還記否?“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白茫茫的一片干凈的天地。兩個志趣相投的友人。兩首詩的意境,突然實現了奇妙的契合。
? ? ? ? 是冬天的冷太徹骨了吧,所以人們才如此貪戀爐火的溫暖,胃里時刻躥動著對美食的渴望,對人與人之間簡單的問候心生歡喜。那可能是上大學后回家和老友再聚的一頓火鍋,嘴里塞著滿嘴的食物還要互相調侃說笑,一邊嘲笑對方吃相難看,或者邊吃邊笑到肚子疼的經歷。可能是冬天上學手里握著的媽媽一早就準備的雞蛋和熱乎乎的紅薯,又或是學校旁邊的小店里的一碗混沌和一碗摻著金黃色荷包蛋和幾片青菜的面條。沒有晚自習時和朋友出去玩,坐在大街上發著抖吃燒烤、吃麻辣燙吃得不亦樂乎的時刻。是捧著在小街上買的熱豆漿的滿足。是一下課一群人搶占陽臺曬太陽的愜意。種種的小美好,都讓每個冬天不再那么難熬,甚至還會有些喜歡。這冬天就是厚厚的棉襖,好看的圍巾和穿上顯得有些笨拙的棉鞋,濃濃的起床氣。
? ? ? ? 冬天,總讓我們對美食有特別的渴求。曾經無數次想過如果生活中少了美食,該缺少多少的美的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有時能夠強大到可以撫平心緒的作用,難過的,煩心的,坐在桌前好好吃一頓就會煙消云散。如今人對食物的感情已經成為一門學問了,也把動手制作食物當成一種愛好,當然我覺得燒得一首好菜也恰恰反映了一種用心享受生活的態度。鍋碗瓢盆碰撞出的是對那些樸素時光的一點點歡喜。我多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把制作食物當成一門藝術來看待,不虧待自己的胃,不辜負每一個放松身心的時刻。
? ? ? ? 讓人留戀的不只是食物吧,還有坐在你身邊的那幾個舊友,親人,同學。你知道盡管天寒地凍,各奔東西,天涯還是咫尺,不久后坐在你身邊說說笑笑,話語溫柔的人,還是他們。是陪伴勝過了一切啊。
? ? ? ? 那么,如果我們回家得空的話,且容我斗膽一問:“好久不見,能飲一杯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