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只有第一天上班的人,才會對工作感到興奮!
--某不知名互聯網評論家
從周四開始上班,到現在已經工作兩天了,雖然此前創過業,但畢竟是土皇帝,與正式的工作還是明顯不同,還是值得記錄一下,其中也有值得反思學習的地方:
Day 1:
正式上班時間是9點30分,第一天9點10分來到公司,開始辦理入職手續,簽訂各種協議,然后在HR小姐的指引下來到工位,一切都很平常
10分鐘后,我的直屬經理上班了,工位就在我隔壁,就是面試我的那位經理,打了一聲招呼之后便開始詢問今天的工作,經理的意思則是第一天先安裝好郵件客戶端、釘釘、原型工具、腦圖工具以及了解本公司的產品、競品
所以Day 1的工作內容很簡單,不一會兒就安裝好了各種軟件,對本公司產品以及競品的此前已有了解,剩下的時間就是在看公司的整個后臺系統以及運作方式,最大的感悟是:好強大的后臺系統啊,果然符合“小前端,大后臺”的產品理念
Day 2:
第二天嘗試坐地鐵去上班,計算一下公交與地鐵分別會耗費多長時間,結果公交是40分鐘直達,地鐵則是8分鐘小黃車-15分鐘地鐵-11分鐘小黃車,共34分鐘,結論就是雖然公交耗費更多時間,但出行費用更低,也不容易出汗,以后還是坐公交吧
9點不到就去到了公司,因為公司是彈性上班制,所以早上班意味著早下班,盡管我也沒能早下班,因為最后被運營部拋來了一份“體力”活--從1000道趣味問答題中挑出錯別字
雖然挑錯在很多人看來是體力活,但我堅信挑錯別字也要挑出一流的水平,在給1000道題挑完錯別字以后,我發現了很多問題:1000道題中有很多題目并不適合于千帆直播中問答頻道的互動,比如題目中有很多古典音樂的知識,要知道古典音樂的人群與看直播的人群幾乎是沒有交集的,所以在挑錯的最后,我給出了幾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其中之一就是對題目類型進行修改,由于我只是剛入職1天的新人,過于強烈地展示自我不利于團隊建設,有很多建議還是沒有寫上去,循序漸進吧,現在的關鍵是用成績獲取團隊成員的信任,獲取信任才能有話語權
Day 2已經開始跟進一些小需求,比如畫了一份PC網頁端的圓形圖,畫之前我看了公司內部的原型產品,確認了原型風格以后才動手,我比較認同搜狐的這種原型風格,工程師、設計師一看就懂,一頁一頁展示,有混淆的地方用文字標注,不追求交互效果,而追求出原型的效率
兩天里看到了大公司的一些弊端,但也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大公司的弊端都一樣,就是效率不高,比如盡管我現在在做一款新產品,但是團隊幾乎沒有加班,沒有對產品成功的一種強烈渴望,這是我比較失望的地方
值得學習的地方就是最小化驗證產品需求,也就是《從0到1》中所說的MVP模型,盡管以前看書的時候已經知道了,但哪有經歷一次印象深刻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