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和柳妹子聊微信的時候,她說她改了研究生報考志愿,好吧,這是我認識她之后的幾天里,她第三次修改志愿了。之前她想考文學,后來決心遵從內心,報考考古,結果家里全都是反對。我心里也是感覺挺擰巴的,考古的確很冷門,不僅只是就業的問題。
最后還是決心考文學類的吧。她說她挺喜歡的。今天她語音告訴我,她老師告訴她,結合自身條件專業,報考文藝文化傳播,相對來說專業對口一些。
忘了說了,柳妹子本科學的是電視編導。
是啊的確很不錯,我也是感覺這個專業相對比較對口,也比較不難。
柳妹子語音說:這個專業沒有數學,但是有英語,英語比較不好辦。
我發過去了一串捂臉哭笑不得的表情。
緊接著又發過去一句話:我們這些藝術生啊(電視編導也屬于藝術類)!
藝考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學習不好,為了上大學,而轉從與藝術。普遍英語、數學是忌諱的課程。數學二三十分的大有人在,學得不好的,英語也是靠著那一大堆的選擇題蒙上幾十分。
當我發過去這句話的時候,柳妹子自然而然也就秒懂了,先是哈哈一笑,接著用語音重復了我剛發過去的內容:我們這些藝術生啊。
對啊,我們這些藝術生啊.
我們通常認同的藝術生是指:美術生、音樂聲、廣電編、表演、舞蹈、書法、體育等等這些通過特長進入大學的人群。
很多時候一提到藝術生人們就帶上了有色眼鏡:壞孩子、學習差、品行差這些標簽。現實中也的的確確遭受了很多偏見。
02
記得我姐最早的時候談過一個對象,在學校里,是上選修課時候認識的。那個男生是沉穩型的,家庭條件不太好,但是家里很多親戚朋友都是體制內的,整個家族都是那種通過求學改變命運的例子,聽我姐說,當時男方那邊聽說我姐是美術生的時候,盡是一些不好的猜測。覺得我姐不是好孩子,行為品德不端正啊之類的。見了之后才發現,一個挺老實,挺懂事很普通,很規矩板正的孩子啊,所有疑慮都消失了。
03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我一個女性朋友的身上,當時他談了一個男朋友啊,那時候小啊,我們平時就喜歡互懟,現在想來有時候懟的也有些過了。當時我分手之后,她就來嘲笑我,倒也不是真心嘲笑,互懟慣了。
她就給我秀男朋友,說男朋友一米八長得帥,比我這個小黑蛋白多了,總之是各種好,后來他們分了,她哭得像個淚人,暴瘦了十多斤。
當然她傷心的時候我肯定不能懟她了,各種安慰。總算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她好多了。
她分手后氣憤詆毀男友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我印象深刻。那個意思就是說其實他男朋友覺得她是藝術生,就想談談玩的,根本心里就抱著偏見,沒想到她用了心。那句話大體的意思:沒想到你們藝術生,對待感情還這么認真。
04
我也在談戀愛的時候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我的前女友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一個學美術的還怎么怎么樣。
或許說著無意,聽著有心,也或許我太敏感,每每說這個的時候,我心里都是很不舒服的。
他每每提起她那優秀的前男友的時候總是帶著欣賞的目光,著實讓人相形見絀,自愧形穢。
她和她同學談論她美術生同學的時候也帶著幾分鄙夷著實讓人不爽。
-----------------------------------------------------------
在中國當下的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確大部分的藝術生都是出于升學才去學習了特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也請這個社會給予藝術生更多的寬容。
高中三年,我們的努力一點也不必純文理班的學生要輕松。學習文化知識的底子的確差啊,的確很多人也不太用功,但是大多數學有所成考上大學的人都是很用功的。
高中三年,不僅要學習文化課知識,還要起早貪黑的學習專業知識。
三年之中,寒暑假的時間都被用來學習專業知識,像我們那時候,畫畫一天十多個小時,每兩個小時被允許出去一次,剩下的時間都要蜷縮在一個小馬扎上,一板一眼的畫著畫。大多數的美術生腰部和頸椎都存在著疾病。
記得大學時候一個繪畫出色的同學,整個背部基本上都要靠定時理療去拯救,天氣不好的時候都疼的要命。
除此之外,那些練習舞蹈的同學,你知道嗎?整個前腳趾都變形了,在十八九歲的年齡。
那些學校體育的幾個同學里,沒有傷病的幾乎是沒有的,每個人身上沒有幾處傷都不正常。
我們這些藝術生啊,一點都不輕松,很多人只看到表象,并不了解事情本身。有些時候不深入接觸,便不能感同身受。
藝術生們如同純文理生們一樣構成了這個世界,你想想你看的電影電視短片,哪一個離得開藝術生,電腦、平板、手機、app界面設計、攝影、傳媒方方面面。
社會是需要全員參與的。
今年的藝考也如往年一樣,在吃過新年第一頓餃子之后便如火如荼的就開始了,很多藝考生全國各地的各大高校忙于奔波,冒著嚴寒頂著烈風。
祝愿他們都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也愿我們這些藝術生能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