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寫作高手的修煉清單

一、知識沉淀

1、讀

多讀美文,陶冶情操。試著非常有感情的朗讀美麗的文章,去感受文章的脈絡與心情。去體會作者是怎樣能夠用這樣的奇思妙想把文章描繪得如此的神奇。

融入情景感受畫面。另可試著進入文章所描繪的畫面之中,前提是不要以旁觀者的心態去閱讀,這時候,你是作者,你是作者筆下安靜的老者、活潑的少年,或是正奔跑在深林之中,徒步在沙漠之中,感覺很冷、很熱,很開心、很悲傷……

用挑剔的眼光選擇閱讀的書籍。觀點不夠明確及商業化湊數字的書籍(一堆理論,沒有方法)不花錢閱讀。如果讀書夠多,往往依據作者的影響力及書籍目錄便知該書是否足夠好看。

試著收看CCTV各類不同頻道節目,但請用耳朵仔細收聽,探索語言之美,如“收聽”每晚19:00點中央新聞的每一句臺詞;“收聽”《探索與發現》欄目對一事件、一人物的描繪與陳述方式;“收聽”《舌尖上的中國》其精準而樸實的“誘惑”……

2、成語大全的使用,對詞語及文字的深刻理解

買一本成語大全,沒事看看這些成語到底什么意思,并能夠清楚成語的出處。對詞可以運用拆字法來理解,一定要有所思考,一個詞可以拆成2個字,但一個字也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進行解讀,并注意一個字從古至今其含義的變化(如:亡字,古義說丟失,今義則為死亡)

3、語法(主謂賓、定狀補)

基本語法的掌握,關聯詞的運用這是寫好文章的基本功。如果有基本功方面的問題,一定得摒棄以往的寫作習慣,認真咬文嚼字,多聽多寫,不斷改變。

二、結構性

1、傳統套路

表達的套路參考《金字塔原理》:

A .結論先行

b.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

c.每個論點必須言之有物,每個論據下論點不超過7條

d.按照時間、空間、重要性、邏輯演繹順序

2、結構新穎(引人入勝,感受寫作之樂趣,讓讀者嘆服文章之美妙)

不同內容及形式的文章匹配不同的結構風格;話題嚴謹的內容需按照固定的格式予以表達(如:論文、公文)。宣傳性、娛樂性等需要渲染的內容一定用新穎的結構性文字予以表達(如飛花令、藏頭詩、倒敘)。只要內容表達有邏輯,天馬行空又何妨。

a.試圖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自己的觀點;

b.根據內容需要的活躍程度,盡量少用“開門見山”式的表達,容易刻板;

c.讓文字“跳躍”起來,如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妨再多來兩遍;文字的通感、一詞多義、詞性轉化技巧的使用。

三、理性文章

1、邏輯、表達一定夠精準,參考MECE法則(相互獨立,完全窮盡),避免不合理或有歧義等毛病。

2、理性文章的短句運用,去掉了多余的修飾語,少用介詞、副詞、連詞,讓文字更加凝練,表達言簡意賅。

3、專業詞匯運用

公文詞匯參照公文寫作的工具書,多多熟悉并運用之,日久便可游刃有余。專業名詞必須用全稱,引用原文出處需寫明什么時候發表的關于《xx》的文件。

4、權威的塑造

引經論據,利用權威言論、被實踐所證明的經典理論引出或總結論點;除論文以外避免以個人理解出發等不成熟的觀點。

自信的表達,避免含糊其辭。

四、感性文章

如:企業文化宣傳、散文

1、渲染效果:排比、比喻

一篇感性抒情的文章一定很少開門見山,使用跳躍而又有新意的文字來引入正題是非常有必要的。排比的應用最適合在有氣氛的文章中出現,比喻不一定是什么像什么那樣的古板,對文字不漏痕跡的雕琢需要千錘百煉且要避免浮夸,否則會讓人很快審美疲勞。

效果的渲染從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層次并進,讓讀者或受心靈的洗禮、豁然開朗,或身臨其境、感慨萬千。

2、去掉合理化思考模式

用理性的左腦思考右腦應該表達的東西當然寫不出一篇優質且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文章。合理化、邏輯性思維占據太多容易被限制發揮,比如讓一個人站著沒有其他的刺激,心臟如何能跳得更快呢?建議要寫一篇較為激揚的文章,先把自己的調頻扭一扭,切換到“激動模式”。

3、用詞

感性的文章就像人的情緒,時起時伏,該溫柔時如女子可人,該大氣時如排山倒海。抒情用長句排比,短句運用則需要鏗鏘有力、字字精髓。

4、心靈的觸碰

一個好的作者是有情懷且感性的,心中泛起漣漪才會寫下妙筆生花的文字感動他人。除了文字的修飾以外,內容需加入情景化的描素,運用心理學牽動讀者神經。如描素小時候:奔跑在田間、山野,梳著牛角辮、光著腳丫,數著花瓣“喜歡不喜歡”……這就以情景化的再現激發了讀者的同理心,給了讀者一個看下去的理由。

五、樸素的文章

1、用細節描寫增加文字張力

樸素的文章絕不是前因后果這樣無聊的陳述,怎樣既沒有過多的修飾,又要在平淡的生活中讓讀者有所思考,那首先必須以事實為根據,故事一定不是隨意捏造的。將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用細節化的描寫,精確到神態、身形、說話的語氣等等。如:朱自清《背影》中對父親背景的描素那么真切、那樣動人。

父親送作者到車站買橘子片段:

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2、少用修飾詞、言簡意賅,留白讓文章韻味十足

正如服裝的配搭,什么風格用什么顏色,樸素的文章自然用到樸實的語句,短小精悍、去掉多余的修飾,像喜歡喝咖啡的人總喜歡喝原味,是因為原味越品越香,樸素的文章是用心去表達的,有心之人腦補留白畫面,讓文章在不言之中韻味悠長,讓讀者觀后感動在心,思緒良久。

以上言論根據個人寫作認知總結而成,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出題異議,共同探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