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0日開始跑步以來,到4月30日我已堅持跑步80天,從最開始的快走開始到現在單次跑過7公里之多,總跑步公里數約220公里。
靠著三點這一次我成功的堅持了跑步。
1.提高自尊,樹立相信自己能夠實現鍛煉身體的需求的信念。
《成功心理學》中提到
健康的自我形象是積極的,但也是現實的。
與此對照,擁有不現實、消極的自我形象的人,他們會過度評估自己的弱項,并為低自尊所累。
擁有不現實、積極的自我形象的人具有高自尊,但他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強項,而且不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
我辦過健身卡,去過三次后再也提不起勁;練過瑜伽,也辦過年卡,堅持了3個月,最后也是無疾而終。
小區里晚上與朋友快走,慢跑,但都堅持不了很長時間。
過往的經歷感覺自己對跑步這件事情無法控制,預期堅持不了,產生了“我不能堅持跑步”的感覺,關于堅持運動的沮喪和焦慮困擾了我很長時間。
這一次開始跑步的時候,我不要求自己一上來就跑或者跑得很快,不妄想自己一下子跑個5公里,把速度慢下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剛開始快走,慢慢開始跑起來!
不習慣跑步,不會跑步的人,一上來就會跑很快,像是要趕超劉翔一樣,這樣你很快就會累了。
而當我們這時我們身體里的乳酸代謝就會變慢,我們心跳就不會太快,我們就不至于感覺很辛苦。這樣我對自己的現實情況進行評估的情況下,慢慢開始了跑步,樹立了自信。
2.確定跑步的“黃金時間”
我跑步時間是在早晨,因為要趕在送兒子上學之前。目前是5:00起床,6:00跑步結束,上樓沖澡,準備上班、上學。
《成功心理學》在時間管理部分提到,當你給各項任務排時間表時,把你最重要和最艱難的任務安排在黃金時間內會有幫助。這是你精力最旺盛的時間段——一天當中你的腦力和體力都處于巔峰狀態的那幾個小時。
關于“黃金時間”的定義,我的認知中對它擴大了范圍。每個人的工作、家庭和生活環境不同,我們應該盡量固定某個時間段要做的事情,這樣規律的習慣,才不至于在每個時間都要耗費精力想要去做什么事情。
對于我來說有做什么事情的“黃金時間”,也就是一天當中有針對事件的好幾個黃金時間,關于跑步的時間是兒子上學之前。因為晚上回家要做家務、接孩子上學及陪伴。
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兒子還沒有開學,不用趕著送他上學,所以早上的時間比較充分,6:30起床下樓跑步也是可以的,當跑步的第五天就碰到了難題,兒子開學了,出門時間提前,為了堅持跑下去,把起床時間提前到了5:00,一直到現在。
3.堅持自我約束
無論你受到怎樣的激勵,你有多少技能,以及你有多么自信,你都需要通過自我約束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自我約束是這樣一個過程,它不被壞習慣分心,而是做必要之事已達成自己的目標。自我約束也許是艱難的,但也是值得的。它給你這一種自我期望和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覺。
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覺很好,可是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就像上圖中記錄的那樣,在剛開始的50天里,每隔一天都會鄙夷自己,各種累,那個懶惰的小人總是出來拉扯自己。
我堅持把每天的跑步記錄下來,一方面看到自己的跑步成果,速度越來越快,公里數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記錄自己的心理變化。每天晚上都看一看,給自己加油、打氣。
慢慢地,我感受到了堅持的力量,那個小人好久都沒出現了,即使出現,聲音也是微弱。
我養成了跑步的習慣,還要繼續堅持自我約束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