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的題目略長,但今天的題目我又很喜歡。
“勢均力敵的愛情”曾伴隨著《太陽的后裔》火遍朋友圈。
最好的愛情一定是對等的,是精神上的門當(dāng)戶對、思想上的惺惺相惜。
他們會因為對的原因喜歡對方,他們都會欣賞彼此美好的部分。
廖一梅曾說:這一生,我們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如果《太陽的后裔》是杜撰,是一場虛幻的盛大愛情。,那么時間真正勢均力敵的愛情表示錢鐘書與楊絳。
錢鐘書與楊絳都是文學(xué)巨匠,兩人的文學(xué)成就享譽中外。,正是有幸拜讀過他們的文章,更想寫一些他們的生活。
除卻兩人的文學(xué)成就,最令我們津津樂道的便是他們的伉儷情深,深知自己淺薄的思想無法解讀他們的作品。
那這篇文章無關(guān)《圍城》、無關(guān)《我們仨》,只談風(fēng)月。
02人生若只初相見
錢鐘書先生出生名門,父親錢基博是近代著名的古文家,曾先后擔(dān)任過圣約翰大學(xué),光華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浙江大學(xué)等校的教授。
他的國文便是其父所教,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古文造詣遠(yuǎn)勝于同齡人。
未考入清華之前,就以代父親為錢穆的《國學(xué)概論》一書作序,后來書出版時就用的他的序文,一字未改。
因這段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一入清華,文學(xué)之名便傳遍全校。
教文學(xué)的教授曾說:“自古人才難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的人才尤為不易得,當(dāng)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在年輕一輩中要推錢鐘書。
而楊絳先生的才氣與智慧并不輸于錢鐘書先生
她出身書香世家,祖籍江蘇無錫,父親楊蔭杭是當(dāng)?shù)赜忻穆蓭煟懊廊樟魧W(xué)。姑母楊蔭榆是北京女子師范大學(xué)的校長。
自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楊絳先生對文學(xué)有極大的興趣。
父親曾問:“三天不讀書,你會怎么樣?”
“不好過”。
“一個星期呢”。
“這個星期等于白活了”。
而高考那年,本是心心念念考取清華文學(xué)系,無奈南方?jīng)]有名額,只得報考中文系。
1932年初,東吳大學(xué)因?qū)W潮而停課,楊絳先生選擇北上借讀清華大學(xué),為了圓自己的清華文學(xué)夢,放棄了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xué)院的獎學(xué)金。
1932年的清華女生宿舍,有個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入夜時,古月堂前常常站著等女友的男生,他們把"約會"戲謔為"去胡堂走走"。
《圣經(jīng)》有言:“有時候,人和人的緣分,一面就足夠了。因為,他就是你前世的愛人。”
兩人第一次相遇在1932年3月“古月堂”前。
她覺得他眉宇間蔚然而深秀,他喜歡她“纈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
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竟印象極好。
之后錢鐘書約見她工字廳客廳相會。
見面后,錢鐘書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
楊絳也急切澄清說:“我也沒有男朋友。”
對的人無論走多遠(yuǎn)的路,繞幾回圈也會彼此相遇。
就連楊絳的母親曾說:阿季的腳下栓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之后兩人開始書信往來,你送我一紙情書,我送你一首詩歌。
因著同對文學(xué)深愛,兩人感情愈加深厚。
有一次楊絳先生寫于錢鐘書的書信落入錢鐘書父親錢基博老先生的手里。
老先生極為好奇,拆開書信,對楊絳贊賞有加。
原來楊絳先生在書信中說:現(xiàn)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在錢父眼中,楊絳是不可多得通透之人,對于不諳世事的兒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賢內(nèi)助。
1935年,兩人完成的“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結(jié)為連理。
03一生一世一雙人
我遇見了你,才知道了愛情。
我遇見了你,才想起了婚姻。
我遇見了你,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最好的愛情,一定經(jīng)得起轟轟烈烈的愛情,更熬得住柴米油鹽的瑣碎。
錢鐘書先生是出了名的文學(xué)巨星,但也是出了名的生活白癡。
常常自嘆“拙手笨腳”。
楊絳先生曾在《我們仨》中講述他們留英的生活:初來乍到,沒有過多朋友,兩人便在周圍“探險”散步。
吃不慣英國的食物,楊絳先生便變著法做好吃的,常常自創(chuàng)食譜,竟也美味十足。
他們將平淡日子過成一首詩。
在錢鐘書眼中沒有楊絳先生解決不了的事。
他沒有方向感、分不清東南西北,不會系蝴蝶結(jié),就連筷子都是一把的抓。
有一次,坐公交車,還未站穩(wěn)車就開了,他當(dāng)時跌倒在地,磕破了嘴巴,磕掉了門牙,竟不想著去醫(yī)院,用手捂著手帕往家跑找楊絳幫忙。
楊絳先生待產(chǎn)住院時,時常聽到:
“我做壞事了,打翻墨水弄臟桌布。”
“我又做壞事了,把臺燈弄壞了。”
“我又做壞事了,門軸壞了門關(guān)不上。”
楊絳總是回答她:“不要緊,我來處理。”
一句“不要緊”總會讓錢鐘書安心,因為他相信她能做到。
我想這便是錢鐘書口中“最才的女、最賢的妻”。
談起婚姻,楊絳先生說:多年前,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過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娶別的女人。”
我把它念給鐘書聽,他當(dāng)即回說,“我和他一樣”。
我說,“我也一樣。”
人間最美的婚姻就是這樣了吧。
遇見她之前,從未想過婚姻。
遇見她之后,我愛上了結(jié)婚。
娶了她后,從未后悔,亦從未想過娶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