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慢走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路怒癥,吾研究好久不知所云,今日去接孩子放學回家,眼前多次出現上圖情景,一次、兩次、三次,正想發泄時,糟糠之妻提醒:別放"路怒癥",我突然明白,原來是這樣!

《史記.禮書》中這樣寫到: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意思是說:社會萬干世界,規矩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事前就要從仁義道德教育,事后要用刑罰實施得失的獎勵和制裁。

圖片來自網絡

"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成了很多人茶余飯后的笑談,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在行事時默認我有"李叔"、"李爺"、"李干爹",人生一世,孰能無情,人們還常說"叫花子也有三個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中的他們應是人生的財富,是在不違背"禮、智、仁、義、信、忠、孝、節、勇、和"的前提下,助自己生活、工作前行的動力和源泉!

圖片來自網絡

說文明話,行文明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趕時、搶時間已經成了生活的主弦律,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與安全。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這是學車時師父的忠言!

圖片來自網絡

百萬豪車是車,百元自行車也是車,安全出行是心里安全、動作安全,不是車輛價格本身的安全,曾有一位公子哥死于交通事故,他爸爸比李剛牛,可出事后也只能忍受喪子之痛,還隱瞞不報,他家公子應開的是豪車吧?

布衣曾到過特別行政區,看到交通秩序井然,和大巴車司機小侃時,他告訴我,特別行政區的司機彼此禮讓,車輛各行其道。

請"君"慢行,不要去擠,請"君"禮行,不要亂竄,做文明人,做規矩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