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無論多 宏大深淵的宗教,在人性面前都要俯首稱臣。王陽明在創建心學后說:佛教是逃兵
的避難所,佛教徒之所以出家,是想逃避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這五倫中她們本應該
盡的責任和義務。
王陽明用他和辭章、佛道的一刀兩斷指出了一條心法:只有放棄,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你在
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樂和人生價值的答案,它就是一個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
才能輕裝上陣,繼續你的前程。
1504年,王陽明被推薦到山東主持鄉試,他問考生:所謂大臣者,以道侍君,不可則止。其實
他的答案就是問題本身,王陽明幾乎在用大半生的時間在踐行這個答案:我只對自己的心俯首
稱臣。
他又問考生:佛道二教為人詬病,是不是它本身的問題?他的答案是佛道二教本身并沒有問
題,有問題的是弘揚佛道的人,道教說能讓人成仙,這太荒誕,佛教說能讓人成佛,這更無
稽。
人生一切的苦難都是相比較而言,和錦衣衛大牢相比,山遙水遠的貴州龍場就不值一提,人的
理想和站立的位置有關,一個身陷圇圄的囚犯不可能想著去建功立業??缮钣兴约旱臏蕜t,凡是你能預料的事大都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