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的意義在于用三部電影講述了兩代人智慧運用的一生,它是經典的黑幫題材片,作為男人的圣經,《教父》被評價為美國百年來第二好看的電影,所以說這部電影是必看的。它不僅教你怎么做一個男人,而且教會你什么叫氣度。
首先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馬里奧.普佐的三部同名小說,這也是我最近唯一入迷的一本書,遺憾圖書館只有第一部。教父的含義通常認為是被邀請給基督教中剛出生的孩子受洗的人,這個人首先是德高望重,或者是受孩子父母尊敬,我們國家應該叫干爸。電影里引申為具有強大實力,并能給人帶來智慧啟迪和幫助的人,這個人便是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及其他的兒子邁克柯里昂,維多由馬龍白蘭度飾演,此人演技超凡,奧斯卡獲獎無數,不做贅述,即使不認識也會有所耳聞,我佩服他的氣度,老人家于2004年去世,邁克由阿爾帕西頓飾演,只需要記住他俊朗的外貌便想記住他的名字,曾經在武漢文華書店拍過一張他的海報。
如果說去年的《老炮兒》吸引了你得眼球,那么《教父》你一定喜歡,他們有著較多的特質,都是一代年輕人的楷模,相對來說教父刻畫人物較為細致,畢竟拍了三部,馮小剛估計也挺敬佩馬龍白蘭度的,曾在《大腕》中邀請他參演,老爺子身體不好,就沒去,所以兩代老炮兒沒有相聚實屬遺憾。
還是講電影吧,即使沒有那么多評價,你也能從《教父》中懂得好多東西,維多柯里昂的每一句話都能作為人生參考,比如“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女人和小孩可以犯錯誤但男人不行”這些是他無意中對自己兒子們的教導,后來這些話語被他的小兒子邁克繼承,教父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從小失去父親,自己只身闖蕩美國,因為樂于助人,逐漸成為了德高望重的人,幾乎任何人都會求他幫忙,由此他獲得了大量人脈,年輕時他勇敢果斷,老年時便成了紐約黑幫五大家族之一,威勢極重,他有三個兒子,后來只有邁克繼承了他的家業。
邁克二戰時期參加海軍與日本人作戰,后來自己決定要讀大學,因自己出身為黑幫背景,刻意與父親及家族保持距離,不參與家族事務,后來父親遭人放冷槍,哥哥也被殺害,他迫不得已成了家族的希望,在父親的帶領下逐漸成了父親的接班人,《教父》第二部,第三部都與邁克有關,從青年到老年,他都保持了家族的不衰,并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教父第三部是帕西頓繼第二部十多年之后拍攝的,那時他已頭發灰白,有了歲月感。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有很多種,關于親情,愛情,成長,時光它給了最好的展示,自然這部1973年拍的電影成了那個時代的驕傲,也讓后來的我們瞻仰了前人的神采奕奕,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我所描述的僅僅是百分之一,當然我還會給它一個長篇。
這樣的電影看了第一眼就想一口氣把它看完中間不能落下任何一個鏡頭,且看完后如同品了一頓美餐或一杯美酒,時不時的不知覺間咂舌回味。心想何時再來一遍。古龍的《流星蝴蝶劍》里的老伯的形象的明顯受《教父》影響。
后續:《關于馬龍白蘭度的分析》
馬龍白蘭度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30歲時他憑借《碼頭風云》獲得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討好好萊塢,相反,他越來越玩世不恭,行為乖張。
60年代,他的演藝道路不再順暢,演了很多爛片,但這時候的他依然保持著桀驁不馴,他支持馬丁路德金,不屑被白人的誤解,甚至公開發表演講與他站在一起。當馬丁路德金被刺殺后,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觀點,反對美國的各種不公正行為。
1972年,科波拉邀請白蘭度去演《教父》,制片公司并不看好他,并且讓他去試鏡,白蘭度往嘴里曬了一團棉花就去了,為了表現柯里昂的嗓音和老態龍鐘,他下了一番功夫,后來他漸漸的喜歡上了這個角色,因為他覺得他很享受這個狀態,鄙視一切,什么都不在乎。他演出時面對躲在角落里的制片人,有時也會用教父的姿態與其對話。他說教父最難演的不是激烈的動作,而是安靜的沉思和內心活動。
這部電影史上最精彩的電影也讓他得到了第二個奧斯卡獎,但是這一次他拒絕領獎,因為他反對好萊塢電影公司對于印第安人的丑化,領獎時,他沒有出席,一位印第安女性代替他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后來他演了《現代啟示錄》,這部電影最能表現他的世界觀,他甚至要求導演重新寫了劇本,按照自己的方式念臺詞。
馬龍白蘭度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他并不幸福,年輕時他和妻子爭奪兒子的撫養權,老年的他親眼看到兒子槍殺了女兒的男朋友,并被判刑十年,之后25歲的女兒也因精神失常自殺身亡。
白蘭度總結自己的一生,人生不過是一個循環,自己的父親帶給自己的傷害和影響后來也讓他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人,當他想用心做一個好父親時,才發現無力回天。2004年,白蘭度病死在醫院,晚景蒼涼。
我們還應該記得,最早的超級英雄電影里,白蘭度演過超人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