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毋庸置疑,不論出于什么原因,現如今,親子教育如火如荼。經過幾次體驗,真切地體會到各種家長的育兒心情之急切,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在急切的育兒心情之中,拔苗助長者仍不乏少數,因此,我想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孩子思想之獨立,從今天起,我要帶領孩子遠離各種功利心切的親子教育機構,包括各種培訓機構,只愿孩子在他年齡,能力之范圍內,做他力所能及之事。
? ? ? ?簡單說下,這次暑假帶孩子參與“清華優才建構游戲體驗課程”之體會。樂高建構游戲,旨在以游戲之引導,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給孩子以簡單的科學啟蒙。這些原本都是好的,理念是科學,是順應孩子之發展需要的。只需要給予孩子玩具,空間,時間讓孩子在充分操作,探索的基礎上,再給以適當的引導即可,孩子的操作,游戲,玩耍,應該占據課程的多數時間。然而,培訓機構卻打著批判應試教育,支持課程改革之旗號,行應試教育,直接灌輸之實。對于4-5歲的孩子,我相信讓他操作探索游戲2個小時,他是不會厭煩的。然而,事實是2個小時的課程,除去中間的上廁所,喝水時間,有1個小時左右,教師都在不厭其煩的講解,講解蝴蝶的對稱,講解橋梁的結構,講解建筑物的堅實構造……,講解結束給孩子布置任務,要求按照教師講解的原理進行搭建,這時候,就看到家長們比孩子還著急,急著為孩子找組件,急著告訴孩子該怎么搭建,急著給孩子講解老師剛才講的孩子沒有理解的內容,孩子剛想隨意擺放一下,家長一句“剛才老師講的你聽了嗎?”,一下打斷孩子的思路。就這樣,在家長的催促中,主導下,在規定的時間中,孩子勉強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之后,就是家長和孩子笑臉如花,舉著作品,老師給拍照,孩子得到老師的大力表揚。
? ? ? ?由于堅持自己所想,我一直坐在兒子的身后旁觀,完全沒有幫助他。今天的任務是建構橋梁,教師講解結束,發現兒子如其他孩子一樣,一臉茫然,他回頭說了一句“媽媽,做什么呀?”我說,“老師讓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呀!”,他說“我不知道,你幫我吧!”我說,這是你自己的任務。隨后,我就發現老師走到他身邊,邊講解邊為他搭建,這就是所謂的“教師不幫忙,只是引導孩子吧!”,之后,兒子開始摸索著自己做,還時不時回頭看我,我只是告訴他,你怎么想的就怎么搭建,也許他在想別的媽媽都在幫忙,為什么我不管他呢!隨著老師的時間提醒,30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最后,還剩5分鐘的時候,兒子看到別的孩子都在媽媽的幫助下搭建完成,而他只有老師幫忙的那部分相對規整,自己搭建的零散一片時,著急地要哭,眼淚就要掉下來了,看著我說“媽媽,快沒時間了,怎么辦?”這時,說實話,我也有點心酸,因為身邊的孩子,不時地說“媽媽,他怎么還沒完成”。我忍了忍,沒有動手幫他,只是告訴他“沒關系,這是你自己搭建的,不要看別人的,堅持自己做就行”。沒有完成沒關系,就當一次挫折教育吧!在如今,全民倡導教育孩子要鼓勵,要表揚的大環境下,適當的受挫教育不正是孩子缺乏的嗎?
? ? ? ?課程結束,其他的孩子,拿著作品照完相,陸陸續續離開了。老師到他身邊說“來,讓我看看,你搭的橋梁不太穩固喲!今天上課走神了吧,下次,可別走神啦!”,然后,教室里就剩下他和另外一個小女孩啦,小女孩的媽媽說“你們倆是最棒的喲,堅持到最后,都是自己動手的!”為這樣的媽媽點贊!然后,他們倆自己把玩具收拾好,兒子就要離開,我隨口說“把椅子放好!”結果,兒子和那個小女孩,就把教室里其他孩子和家長走后,留下的亂七八糟的小椅子大椅子全部歸位擺放整齊,看到此,我由衷地笑啦!不管結果如何,習慣和品質才最重要。
? ? ? ?帶孩子離開教室,坐電梯到樓下,想著今天課堂上的情景,畢竟這是第一次看到他因為完不成任務而哭,想著他會心里難受,我就蹲下來告訴他“今天,任務沒有完成確實不好,主要因為老師講的時候,你東看西看,沒有認真聽。但是,你堅持自己動手,堅持到最后,這是很好的”,剛說到這,就被一向自信的他搶過話去“媽媽,我就知道,堅持不放棄是最好的,我今天是不是沒有放棄?”我說“那你為啥哭呀?”他說“那是因為,老師說快沒時間了!”好吧!有時間意識已經不錯。
? ? ? ?經過這次體驗,有了對比,更看透一些家長的心理,包括我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問題,雖然,在他的教育問題上,一向開放民主,順其自然,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功利心。雖然,給予他各種體驗,不急于讓他學習知識,但是,在引導他做事方面,有時,難免心切。以至于,他在做事情方面,多少還是有些依賴。今后,不管做什么,還是需要慢一點,再慢一點!但是,努力,堅持,認真,專注等品質,還是要在一點一滴中,盡心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