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他對你百般呵護就是真愛嗎?
你以為他對你百依百順就是真愛嗎?
你以為他對你無比依賴就是真愛嗎?
你以為他對你死纏爛打就是真愛嗎?
你以為她對你溫柔如水就是真愛嗎?
你以為她對你含情脈脈就是真愛嗎?
車子越來越好,房子越來越大,票子越來越多,分手、劈腿、出軌也越來越多。
是物欲橫流淹沒了真愛,還是真愛難尋需要不斷嘗試百般挑揀?
有人深陷其中追悔莫及,有人一入紅塵欲罷不能,更有人宣揚個性自由以此為樂,真愛的世界到底如何?
人的自我界限
在回答如此復雜的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關于自我界限意識的概念。
什么是自我界限呢,簡而言之,自我界限是自我意識的一個方面,指人們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
并且,自己與其他人或物又都是互相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
自我界限意識關系到我們一生的所有人際關系的交往,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范圍,既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
0到7個月的嬰兒,無法分辨自己與外部世界;
1歲左右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外界的區(qū)別,知道這是“我的手”、那是地板;
2到3歲左右從界限不明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到開始明白自我有限,“我”的能力下降,開始產(chǎn)生孤獨感;
隨著進一步的成長,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培養(yǎng),建立起一個界限明晰的個體自我界限,自我界限的清晰度、寬度廣度當然因人而異,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人對待世界有不同的行為方式。
但是自我界限并不會在我們長大的同時就停下腳步,它會跟我們的身體、其他意識一樣,繼續(xù)在環(huán)境、教育、學習、工作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繼續(xù)發(fā)生這變化。
出軌的根源
當有一天,遇到一位異性,被其吸引,經(jīng)過懵懵懂懂、扭扭捏捏、昏天暗地等過程之后,最終干柴烈火,墜入情網(wǎng)。
這是自我界限的動蕩,就如同神話電視劇里面講的結界,結界開始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因素,原本我的自我界限里面不包含你,你的自我界限里面也不包含我,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欲望,在欲望的摻和發(fā)酵下,邂逅也好,一見鐘情也好,日久生情也好,原本各不相關的自我界限里面有了你我,有了模糊的你我。
注意,此時的兩個人還并不是真愛,此時此刻依然受到最原始的欲望的控制,自我界限出現(xiàn)了暫時性的崩塌,所以給我們的假象這就是真愛。
巫山云雨之后,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興奮,小時候那種無所不能的全知感覺又回來了,此時此刻,完全沒辦法清醒認識對面的這個人,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
冷靜下來之后,發(fā)現(xiàn)彼此的問題,才明白彼此的界限并沒有融為一體,更加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努力再去進行融合的動力。
這個時候,自我界限再次封閉起來,于是該出軌的出軌,該被拋棄的拋棄,該分手的也就分手了,“輕輕地你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
所以,不是浪子無情,不是紅顏薄面,所有的拋棄與被拋棄、負心與背叛,都只能怪自己的自我界限意識。
真愛為何物
那到底怎樣才算是真愛?
真愛是在欲望過后的延續(xù),通俗一點講,戀愛不是愛,是培養(yǎng)愛的過程(好像也不是很通俗)。
當激情過后歸于平靜,兩個人依然渴望給予對方滋養(yǎng),希望對方可以得到成長,才算是真愛的開頭。
這是一種承諾,為了達成承諾,雙方開始付出和努力,并因此得到自律,通過自律,用付出解決戀愛過程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排除心理定義,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這是一個克服人類原罪的過程,但恰恰是這樣一個過程,才是我們走出舒適區(qū),拓展自我界限的過程,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夠打破原來的“我的世界沒有你”的界限,建立起來清晰的、穩(wěn)固的、新的“你和我的世界”的界限。
因此,你一定要明白,為什么會出軌。
那是因為他的自我界限里根本就沒有你,或者他關于你的自我界限的邊界壓根就是不穩(wěn)定的、不自律的、模糊的,只要有條件,千千萬萬個你的替代者可以進來。
所以,一開始的百般呵護、百依百順利、無比依賴、死纏爛打、溫柔如水、含情脈脈一定不是真愛,可以一起笑,可以一起哭,可以一起錦衣玉食,可以一起粗茶淡飯,有激情又有平淡,才是真愛。
真愛是成長的,真愛是自律的。
不斷拓寬自我界限,完善自我的意愿,那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