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扎心的道理

? 這個題目來自我刷到的一個朋友圈,發朋友圈的這位朋友,曾是學校美術教師,現在自主創業是一位書法美術機構的老板娘,她在朋友圈中“咆哮”:為什么現在的學生家長都需要老師的承諾,多少天之內一定學會什么東西?作為老師的你是看見這句話是怎么想的呢?作為家長的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 我有一個比自己小十三年的弟弟,在看見這句話的時候,站在家長的角度,我的第一時間是可以理解?,F在的大環境下,每個孩子都是分秒必爭,才藝雙全,雙減政策下,家長的心卻似乎被增負了,不僅擔心著孩子的文化成績,還擔心著他的特長是否會的足夠多足夠全面。家長在帶孩子試課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對孩子天賦的一種探索,而在一節課后便能獲得答案的最快捷途徑便是通過老師,所以家長有這樣的過濾以及想要得到一種承諾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作為一名教育行業中的教師,我卻不禁沉思,因為這其中蘊含著一個扎心而又很現實的道理。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能夠做到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是要知道每個人的天賦,興趣,理解力,觀察力以及接受能力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老師上課面對的一群學生,講述的內容和方法一樣,但是學生回家練習量不一樣,效果就會不同,又或者課堂中吸收的程度不一樣,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那是不是面對沒有天賦的學生時,我們就要對他選擇放棄?

? 但是其實有天賦的孩子是極少數的,如果僅僅是因為沒有天賦就放棄,那很多事情都可以選擇放棄了,畢竟站在金字塔頂尖上的人是極少數的。世界上也是不存在神仙老師的,一切僅靠天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有老師對你承諾“只要跟我學,多少天內一定能學會什么或者得到什么進步”那肯定是在騙你的錢,這是一個扎心的道理。

? 教育和學習,老師和學生,都是需要雙向奔赴的,僅靠一方努力,那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紙上談兵罷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