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和電影更配噢。
去年情人節去看了《美人魚》,很多畫面還在腦海里。
今年情人節老公提議去看電影,我說算了,不去湊熱鬧。一來我沒關注有什么好看的電影,二來人太多,不喜歡湊熱鬧。
昨天一早,看到《愛樂之城》這個名字,就非常想去看。于是提前下班,陪娃。晚飯后和老公一起去看了這部片子。
我和老公說“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吧。”
老公答:“什么片子?”
我說:“《愛樂之城》,全英文呢。”
他說:“能不能換個低檔次的,我怕我看不懂。去看什么西游降魔好不?”
我:“可我不喜歡啊,”我故意騙他,“9元9一張票啊,去不去?”N久之前請老公看過一場9元9的電影,自此他念念不忘,哈哈哈。
老公果然上鉤:“好啊,走起。”
男女思維不同,我喜歡看文藝片,所以大多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去看。老公認為花幾十元錢,坐在電影院里,看不痛不癢的文藝片,不值,如果9元9,倒是可以考慮的。每次征求他意見,他首先問我票價,然后搖頭說,你喜歡就自己去看吧。
看之前,得知這是一部愛情片。看完之后,更多的覺得這是一部帶有歡快調調的勵志片。女主的衣服好漂亮,色彩明亮,好喜歡。男主也帥氣,彈鋼琴的樣子更有魅力。
整部影片搭配著歌曲配樂,很積極向上。
影片主要講的是米婭和小塞命中注定的相遇、相識、相愛彼此陪伴和度過了美好時光,但當米婭和小塞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之時,米婭身邊的人,早已不是小塞。
影片在一些細節上,處理的很好,可能由于文化差異,個人感覺有的地方銜接的不是很好。故事首先從冬天開始,然后是春、夏,秋。當四季輪換,再到冬天的時候,畫面切換的是五年后。
米婭遇到小塞的時候,那時的他心懷夢想但窮困潦倒。一心想開屬于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不肯向現實妥協,甚至在重新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在老板強調了不允許彈奏他自創的曲子的前提下,他依然彈了自己的曲子,結果再次被炒掉。
米婭在咖啡館工作,但她有一個演員夢,每一次試鏡她都很努力。那時的兩個人,遇到的剎那,就被吸引了,相信他們見到對方的那一刻,都看到了光吧。也許是愛之光,但更是只有同類人才能看到的希望之光。
小塞試圖讓更多的人喜歡上爵士樂,雖然他沒錢,但是有愛有夢,他沒覺得生活有什么不好。直到米婭和媽媽通電話時,他聽到了米婭的媽媽詢問他的經濟情況和工作以及收入,雖然米婭告訴媽媽,小塞很努力,他很棒。但是,在那一瞬間,他決定向現實妥協。接受了以前朋友提供的工作,簽下了合同,賣力工作、賺錢,他覺得這是他邁向成熟的標志。在這之前,他曾對這些朋友很不屑。
而朋友告訴他,你總是固執的去彈奏只有老人才聽的曲子,我們的年輕人和孩子們怎么辦?爵士樂的消失,正是因為你這些人。要是擱在以前,小塞肯定調頭就走,而此刻,面對不能接受的言辭,也只是沉默罷了。
樂隊的成功,需要去各地巡演,見面都成了奢侈。雖然小塞想盡辦法給米婭驚喜,可是,那時的他們,已經不在一條線上了。米婭還在全力以赴的為了演員夢而努力,二彼時的小塞身上當初吸引米婭的光在一點點的褪去。于是兩人之間出現了爭吵。
小塞覺得自己變成熟了挺好,米婭覺得如果不是因為喜歡這份事業而浪費太多的時間甚至犧牲兩人相處的時間,就不值得。而小塞認為自己的讓步和妥協只是為了符合世俗意義上的好男友的標準。當爭吵升級之后,感情的裂痕很明顯。在米婭看來,如果為了夢想暫時妥協去積累金錢等,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能因為暫時的安穩就忘了曾經的夢想。
米婭因為一系列試鏡的失敗,加上精心準備的話劇也失敗,感情在此刻也雪上加霜,她選擇了逃離。小塞找到她,鼓勵她去參加一個面試。(而這個面試機會還是因為那個不算成功的話劇得來的。)
米婭的那段話很打動我,整部片子如果給4星,這段話給5星。大意是,不管我們失敗了多少次,無論看起來有多愚笨,不管我們搞砸了多少次,依舊要心懷夢想。女主憑借這部片子得了最佳女主角,她說:“這部電影致敬那些在絕境中還堅持夢想的人,這個獎項我要和你們分享。”
很多時候,我們精心準備,我們全力以赴,可是,我們還是距離成功很遠。所有的挫敗感、失望、難過,統統襲來。
五年之后,小塞擁有了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俱樂部的名稱還是當年米婭為他設計的。而米婭也成了一個有名的演員。米婭和小塞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然而,他們卻沒有在一起。
彼此成功之后的重逢,是什么心情呢?小塞為米婭彈奏了他們相識時的那首曲子。此時影片穿插了在平行空間里,米婭和小塞幸福的在一起的種種畫面。
美好的愛情人人都想擁有,而夢想對很多人來說撲朔迷離遙不可及。當我距離夢想很遠時,離你最近。而當我坐擁夢想時,卻離你最遠。
好在最后,我們都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電影結束時米婭和小塞的相視一笑,包含了太多太多……
也許,真的有平行空間存在,也許,在那里,小塞和米婭一直都在一起。
繁星之城,你是否愿意為我而閃耀?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