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高
(二)襯衫
(三)綠皮車
(四)候鳥
(五)機票
(六)大胖
(七)葉子
(八)禮服
(九)廢墟
(十)灰燼
(一)梵高
? 葉子離開這個世界兩年了,今天我把她的故事寫出來。
? 葉子叫葉小璐,以前別人喜歡叫她小璐,后來別人喜歡叫她葉子。 那時候,小璐是個十足的偽文藝女青年。聽歌只聽民謠,網站只逛豆瓣,永遠也不會去看電影院上映的大片。小璐就是這樣倔犟的堅持著自己獨特而又小眾的喜好,在偽文藝的路上孤獨的走了很久。
? 2011年,夏天。小璐做了一件相當瘋狂的事,她省吃,儉用,打零工,湊夠了去北京的路費。那天她獨自一個姑娘家坐了一夜的綠皮火車,去北京看李志的個人演出。 在洶涌的人潮里,小璐終于聽到了現場版的《梵高先生》。他用她所有的熱情,吼完了整場演出。那天她偶遇了那個讓她怦然心動的男生。 在回程的列車上,她哭著笑了一路。
? 那天晚上,她在自己的留言板上寫到:即使青春散場,也要笑著告別。
?(二)襯衫 ? ?
? ? 男生瘦高的個子,短發,淺藍色的牛仔搭配一件亮色系格子襯衫,陽光干凈的穿著與這悲傷的民謠不那么搭調。葉子后來跟我說:他與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可是遇見他,就像是遇見了一整個夏天的美麗。
? ? 那天演唱會結束后,他倆聊了很久,他叫她小璐,她叫他海鷗,他倆很巧合的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海鷗最喜歡的是《關于鄭州的記憶》,小璐最喜歡的是《梵高先生》。他倆屬于同一種靈魂,只是小璐遠比海鷗陽光。小璐深知兩個慢熱的人在一起最容易發生的事就是互相錯過。而海鷗視乎不屬于這個世界,他只是蜷縮在自己構筑的城堡里孤影自憐。他讓她想起村上春樹在書里描寫的直子,一個人獨自在荒野的枯井里,與這個世界若即若離。而她恰好也樂意充當渡邊的角色。
(三)綠皮車 ?
? ?之后的日子里,每到周末,一有機會,小璐就會拉海鷗出去曬太陽,有時他們說很多話,有時他們不說話,小璐也不必太把海鷗當人看因為那就是個木頭。這樣小璐反而輕松多了,不會因為一時冷場而尷尬。反正海鷗的口頭慘就是隨便啊,都可以啊,挺好的之類的。由于喜好接近,他們一起走過了許多少有人去的但是他們喜歡的地方。
? ?城北有一家廢棄的工廠邊有一條長長的廢棄的鐵軌,他倆都喜歡那個地方,沒有原因的喜歡。小璐腦洞比較大,有一次問海鷗,如果突然來了一輛列車,你會怎么辦?
海鷗:列車是綠色的還是紅色的?
小璐:那就祿色吧,如果來了輛綠皮火車你會怎么辦?
海鷗:跑 ? 小璐踹了海鷗一腳。
你特么就不拉著我跑? 海鷗開心的說都可以啊。 小璐學海鷗的語調回了句隨便。 小璐最想去的地是尼泊爾,海鷗最想去的地是云南。小璐說云南陽光,海鷗說尼泊爾文藝。小璐覺得海鷗很憨,海鷗覺得小璐很二。 在同一座城市里小璐和海鷗度過了一段快樂而安靜的時光,他們一起去看畫展,盡管他們壓根就不懂畫畫,但是看看就是開心啊,他倆一致的這么認為。他們還一起大半夜的坐地鐵2號線從起點坐到終點再坐回去一路假裝不說話,下車后他倆異口同聲的說好二逼。然后笑的前俯后仰。
(四)候鳥
? ?已經連續兩個禮拜聯系不上海鷗了,小璐想大概他像候鳥一樣遷徙了吧。時光匆匆,在過去的近一年里都沒有海鷗的任何消息,而又一個夏天就要來了,在過去的一年里,小璐獨自去了幾次廢棄的鐵軌,也獨自坐2號線,也和閨蜜朋友一起唱K,看電影,也吃飯。小璐是那種既能獨處,也能享受熱鬧的女生。元氣滿滿里帶點溫潤,不張揚也不過分矯情。
? 小璐每年都會有定期的兩次旅行,一次獨自去青海湖放空自己,一次和朋友一起去云南享受陽光。從云南回來后,小璐收到一張明信片,是海鷗寄的。 片上說:小璐,當你收到這張片時,我應該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快一年了,很開心與你一起的時光,知道你有異于常人的一面,所以我選擇死亡,你也不會太訝異的吧。抑郁癥是一種很自私的病,所以我選擇在自己的城堡里枯萎。遺憾的是關于這兵荒馬亂的生活,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逃避。愿你在時光里一直溫潤如初。海鷗上。 并不長的幾行字,小璐看了四遍,短短的幾分鐘里,小璐感覺就像在原地來了一場旅行。暖流拂過全身,她體會到一種只有獨自旅行時才會出現的輕松。就像塵封在心里的某個結被解開了一樣。小璐看了看郵戳來自尼泊爾,在心里罵了句,字真是巨丑。然后把他隨手夾在了一本書里。
? 那天,小璐在她的留言板里寫到:原以為你是玻璃心,想不到你雖然敏感,但卻是如此這般百毒不清。
(五)機票
? 第二天,小璐定了飛加德滿都的機票,整個旅程,顯得異常的輕松,舒心,在異國他鄉,小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體味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她就像個孩子一樣,對新世界充滿著好奇,對這個世界充滿著熱愛。在尼泊爾,小璐偶遇了成熟穩重,溫文儒雅的大胖。
? 那天她在自己的留言板里寫到:我愛極了這美好的世界,活著真好。
? (六)大胖
? ? 在尼泊爾的街頭,小璐看見獨自旅行的大胖想跟當地居民合個影,于是自己很熱情的跑上去說:我幫你們拍!然后就這樣認識了。小璐自認為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拍照技術還算可以。就這樣幾次快門的功夫,你來我往,他倆竟在一起吃飯了。網上說合不合的來,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小璐覺得這話還是比較靠譜的。
? 大胖比小璐大兩歲不到,成熟穩重,安全感十足。小璐雖然走的是文藝女青年路線,但是表現出來的也是豪爽,隨和的一副女漢子作風。大家都很輕松隨性,小璐感覺好久沒吃過這么開心的飯了。 之后的一年里,有機會大胖也會約小璐出來吃個飯,小璐也有拉大胖出來玩,小璐穿衣風格沒太多變化,還是老樣子森系,輕熟女。大胖沒有特別的穿衣風格,大概就是那樣。但是干凈,絕不浮夸。
? ? 這一年里小璐開始學習做飯,她開始關注附近哪里的商品做活動打折,開始關心青菜是不是漲價了,開始關心很多事情。周末也會拉著大胖去電影院看那些商業大片,也會去聽時下流行的音樂。 那天晚上,睡不著,打開播放器,點開了那首《梵高先生》,只聽了四句,小璐就覺得聽不下去了,小璐突然明白了,為什么李志當時說以后再也不會唱梵高先生了,誰唱誰傻逼。那晚,小璐跟民謠說再見了。
? ?那天,她在自己留言板里寫到:再見,親愛的小璐。
?(七)葉子
? ?不知道是時光讓人成長,還是那張明信片,還是那次獨自旅行,還是大胖。小璐就這樣變成了葉子。我想讓人成長的大概恰恰是那些我們所經歷過的,和正在經歷的種種吧。
? ? 后來我問葉子,小璐和葉子你更喜歡哪個,她說都喜歡啊。我白了他一眼,然后又問她,你覺得小璐和葉子哪個更好。她說都挺好的啊。我說你這回答真是太隨便太不要臉了。葉子淡淡的笑了。葉子比我大8歲,一次出去騎車路上認識的。在某個不知名的清吧,葉子把她的故事說給我聽,那天,我們聽見駐唱,把歌單唱了一遍又一遍。我卻只記住了葉子讓人艷羨的小半輩子,和那兩杯華而不實的雞尾酒。
(八)禮服
? 葉子和大胖結婚了,那天,葉子穿著自己和大胖一起挑選的婚紗,大胖穿著筆挺的西裝,兩人完成了神圣而美好的儀式。 婚后的生活是幸福而又踏實的,就像其他所有新婚夫婦一樣,葉子和大胖一起奮斗,一起撐起一個家,但是他倆更加幸福,因為葉子骨子里是有一定敏感成分的,她相對于會追求一定的生活質感,而不是一味地省吃儉用的來存錢,偶爾他也會和大胖來次旅行,偶爾他還會帶大胖去看看畫展,葉子看書的習慣還是有的,碰到好書,他會讓大胖看,體貼的大胖自然不得不硬著頭皮看完。后來大胖居然會自己主動找書來看了。葉子的生活態度影響了大胖很多。與同齡人相比,他倆顯得更加溫潤,少了許多暴戾與浮躁。
? ? 身邊朋友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他倆還沒要孩子的打算。在什么時候要孩子這一點上,大胖跟葉子的觀念竟出奇的一致。孩子在家庭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自己最清楚自己什么時候適合要孩子,在這一點上葉子和大胖沒有跟著大眾的步子走,而是堅持著自己的節奏。 兩年后,葉子和大胖有了小孩,小孩的到來,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大的負擔,他倆很成功的從二人世界過渡到一家三口。之后的生活里,葉子和大胖一起陪著孩子成長。閑暇時,葉子帶大胖一起做手工陶冶情操。
? ?葉子就是這樣的人,不論生活在什么階段,都不會忽略精神上的愉悅。時光洗凈鉛華,此時的葉子散發出一種知性美,我想那大概是她最美的時光吧。
?(九)廢墟
? 結婚五年了,葉子和大胖的婚后生活在平淡里安然的前進,五年里,他們一起經歷了太多,也有過小摩擦,但更多的是幸福的生活。
? ?葉子后來跟我提及那五年的生活,她說:那五年光陰,就像是森林里安靜流淌的小河,并不驚天動地但卻是飽滿的富含生命的。那是一段嫻靜的,揉軟的,寵辱不驚的歲月。 那天晚上,葉子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孩子長大了,夢見大胖頭上有了幾根白發,他夢見時光就像一輛綠皮車轟隆隆的前進...... 就在那天晚上,大地無情的震顫了,房屋成排的倒塌,埋葬了無數個美麗的夢。防空警報撕裂了安靜的夜空,整座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尖叫聲撕扯著人們絕望的內心。天亮了,搜救隊在一處三角區下挖出了并無大礙的葉子,死神并沒有垂青這位故事的主角,而是帶走了她最親近的人。一襲素衣的她在滿城的廢墟里,用撕裂的嗓音,呼喊著大胖和孩子。回應她的是廣博大地無情的沉默。
(十)灰燼
? 帶著大胖和孩子的骨灰,葉子離開了這座城市,她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但她知道不能停留。那天她在留言板里寫到:你總是無情的沉默,所以我選擇離開,但我曾愛你如命。
? 之后的歲月葉子開始浪跡天涯,用雙腳丈量大地。從南到北,由東到西,但只有他知道那是一種不悲不喜的流浪,心就像死了一樣沒有知覺。也許在某個不能成眠的夜晚,她會懷念那個對世界滿懷熱情的小璐,那個溫潤知性的葉子,溫暖體貼的大胖和她可愛的孩子。但是現在什么都沒有了,一切在時光里化為灰燼。
? ?后來一次騎車途中,我偶遇了葉子,葉子把她的故事講給我聽。再后來,我從新聞里得知,葉子走了,那天她一個人去騎行,由于速度過快,過彎時,失去了平衡,沒有戴頭盔,脖子摔斷了。
? ?帶著葉子的骨灰,我一路向東騎行,穿過都市,越過跨海大橋,登島環形半圈來到所能到達的最東邊,把她的骨灰灑在了東海里。那是九月,我在日記里寫道:如果時光不能倒流,就讓這一切隨風而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