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了三天,終于看完了《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我一直覺得,我骨子里是個挺感性的人,我這種人,實在不適合一個人看電影,看到欣喜的地方無人分享,會覺得遺憾;看到悲傷的地方獨自落淚,悲觀情緒的邊緣無人拉一把,又實在是凄涼。
不過湯女神和我們波哥的電影,怎么都舍不得不看,所以這部電影出了這么久,我終于還是一個人看完了。
同事說,我們從事的這種工作,每天看見的都是些被生活折磨得面目全非的人,看著他們,再想想自己其實挺幸福的。我說為什么我看見這么多人都活得很慘,想到的是天地不仁、食肉者鄙呢?同事說你想得真多,還真有一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情懷,其實我哪里是憂國憂民呢,我不過就是悲觀主義罷了。
同一個窗口望出去,樂觀的人看到的是滿天星光,而悲觀的人看到的是滿地泥濘。所以這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雖然最后是happy end,可是整部電影看下來,我仍覺得孤獨貫穿始終。
02
湯唯飾演的姣爺是一個澳門堵場的公關,嗜賭,貪財,虛榮;吳秀波飾演的大牛是落杉磯一個普通的房地產經紀人,精明圓滑,巧舌如簧;都是蕓蕓眾生中最普通的你我他,有優點,也有缺點;有溫情的一面,也有世故的一面;這樣的兩個人通過一本書意外成為筆友。
在這個網絡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筆友”看起來是很搞笑的一種關系,影片似乎刻意通過這種“慢”的交流方式,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他們可以用心聆聽,聽對方,也聽自己。
03
姣爺從小在賭場這樣聲色犬馬的場所長大,在流光異彩的夾縫中求生存,看慣別人的人生殺殺賠賠大起大落,也曾小小年紀就手持利刃從黑社會手中救出身陷囹圄的父親,可是這樣一個刀槍不入的女孩子,堅硬的外殼下面,內心深處仍是渴望著一份真摯的感情,渴望著一回頭,身后有一雙手可以攙扶。
可是生活總是喜歡跟人開玩笑,沒有攢夠失望,怎會輕易讓陽光照進你的生活?一路下來,姣爺付出了真摯的感情,卻遭遇了同學的背信棄義,富豪的涼薄算計,詩人的巧言欺騙。一段感情里面,最怕的不是對方不愛自己,最可怕的其實是:信任后的利用,認真后的痛苦,期待后的失望。因為這些,除了失敗本身帶給你的痛苦,還會讓你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屈辱更添一層。
女人未必都稀罕錦衣玉食,姣爺和富豪鄧先生在一起也不全是為了錢,他那句“你真讓人心疼”,就讓她把所有的軟弱展示給他看,可他卻并不是真正心疼她,那句話也不過是套路。
就像影片中引用劉禹錫的那句詩:“長恨人心不如水”,可是恨又怎樣,你再恨也只是自己的一種情緒,怎么也改變不了人心,感動不了上天。
現實殘酷得血肉模糊,所以,一切所謂關系,都是自欺欺人,人生沒有捷徑。歷經滄桑過盡千帆的姣爺,終于累了,孤獨無處不在。
或許,只有暗透了,才能看見星光,大概就是所謂的向死而生吧!
04
大牛雖然從小被姥爺逼著背古詩古文,滿腹經綸,卻在現實的生活中失去原則,不擇手段。也有過幾段感情,都是逢場作戲的露水情緣,他和誰都是疏離的,不想建立一段長久的關系,對任何一段親密關系都不信任,不愿意交出自己的心,我想,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父母離異,大牛十四歲被送出國,獨自一個人生活近二十年,他的孤獨和滄桑無處排遣,越是熱鬧,越是顯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似乎編劇有些偏心。與姣爺的經歷不同,影片中姣爺的每一段經歷都是打擊,而大牛的每一次經歷,都是治愈。
與王太太母子的相處,治愈了他成長過程中的傷痛,他終于釋懷了父母離異后,年少的他獨自在美國讀書、打拼的心結。影片中那對耄耋老人相濡以沫的一生,又給了他敢于尋找愛的勇氣。
經歷了長時間書信往來的互動,愛情在那種“云中誰寄錦書來”的期待中發酵,在一輪又一輪孤獨的沖擊下,姣爺和大牛清晰的感覺到對彼此的感情,所有兜兜轉轉的尋找和錯過,都只為了結局的圓滿。
05
或許結尾的圓滿,只是電影討喜的手段。
影片中大牛曾說過:“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是的,我在整部電影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孤獨了。
王太太的兒子浩浩身上的孤獨,那是大牛幼時的寫照;在咖啡館被潑一身后,他的孤獨化作憤怒;在女伴告訴他要結婚的時候,他的孤獨到達頂點;
林老先生講到“去國懷鄉”的時候,“趁少年,把家園棄了,海上來游”,我體會到當他們年輕時的激情已被歲月打磨,年老后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那種孤獨。所謂好山好水好寂寞,我雖沒經歷,卻也可以想象,“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也不過是安慰自己的話吧!
新年夜,每逢佳節倍思親,對于無親可思的大牛和姣爺,看著怒放的煙花,反襯出他們無盡的孤獨和落寞。
除夕夜,大牛一個人吃著餃子,后來被邀請到林先生家吃年夜飯,從衛星電視里面,看到的那顆蔚藍色的星球,那么孤獨的旋轉著。
說到親密關系,大牛對姣爺說:“這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感情關系是牢靠的,就算是結婚六七十年的老夫妻,說話還是會雞同鴨講。”是的,看到這里,我感受到的也是孤獨,劇中老夫妻恩愛秀得虐狗無數,他們當然算是功德圓滿,少年夫妻,求的就是到老了可以有個伴,只是漫長七十年的夫妻生活中,滿腹詩書的男人和斗字不識的女人,可以想象他們精神層面的交流應該是很少的。
可是愛情,如果不去試,怎么知道那個人是不是最對的?或許過去所有的不堪,都是命運的考驗,即使在俗世的廢墟中茍延殘喘,應該也要有向死而生的勇氣。
06
姣爺說:信是千里之外的一雙眼睛,它能注視人心,不管是危險的念頭,還是下流的欲望。所以劇中每當姣爺和大牛遇到困惑的時候,對方都會以一種虛幻的形式出現,那其實是他們內心正面的能量在監督、說服和安慰自己。
他們在現實中數次擦肩,都是錯過了,緣份到了,該開始的才會開始,同樣的,緣份走了,該結束的就會結束。
緣起緣滅,人潮擁擠,總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人,會治愈你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