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一個不滿一歲的寶寶在高鐵上不停哭鬧,一男乘客回頭怒視多次,說了句:“能不能安靜點,我們都很累”,不料孩子的父親用水瓶怒砸該乘客。看到這則新聞,我心里在想,這兩個大老爺們心里是有多大的怒氣跟怨氣,戾氣都太重了。
? 帶這么小的孩子坐高鐵,想必父母是有難言的苦衷,或許是沒人看孩子要把孩子送到奶奶或者姥姥家,或有其它的原因必須跟父母一塊坐車,要是沒有特殊情況,估計這么小的孩子是不會帶出來坐車的,在如此嬌貴孩子的今天有誰愿意帶孩子去那么人多的場所,還得擔(dān)心孩子哭鬧,擔(dān)心孩子感染病菌。這位父親在孩子哭鬧的同時也是著急不堪的,一方面擔(dān)心影響別人,一方面心疼孩子,心里肯定是煩悶無比的。誰成想在這時偏偏有人來火上澆油,一句“能不能安靜點,我們都很累”成了孩子家長矛盾爆發(fā)的導(dǎo)火索,他拿起水瓶怒砸了該男子。
? ? ? ? 我想這件事情的結(jié)果是雙輸?shù)模⒆拥募议L本就著急上火,現(xiàn)在更是怒不可遏,那位挨砸的男子也是倒霉,一句怨氣的話語帶來了對自己的傷害,這個皮肉之苦是必須受的了。可即使這樣就好嗎?估計孩子被這一嚇會哭的更厲害了,挨打的男子在更疲累的同時還得忍受身體的疼痛,估計這樣的情形是得報警了,兩個人還得花更大的精力來處理這個事情。
? ? ? ? 其實他們中間只要有一位性格不那么急躁,能壓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也不至于發(fā)展成后來這樣的結(jié)果,如果孩子在哭鬧時家長能致一下歉意,或許別人心里即使有不快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如果那位男子能體諒一下帶這么小孩子坐車的不易,也不會說出那樣的話招來這么一瓶子的打,這兩位可算是針尖對麥芒了,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也是意料之中的。
? ? ? ? 有句話講“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控制人生”,這也是我經(jīng)常教育兒子的一句話,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不能成大器的,什么事情都不加考慮的脫口而出,是不理智的,所謂的“禍出口出”不就是說的這個道理嗎?其實很多的例子也證明了這件事情,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叫做遠離垃圾人,只要不跟垃圾人有語言上的沖突估計他人的惡念也不會來得那么快,自己自然也不會成為他們情緒的宣泄者。
? ? ? ? 我想,假如每個人都能溫柔一些,都能理智一些,世間不會有那么多的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見的案件發(fā)生,我想人性是本善的,你對他好他自然會對你好,那些惡念不過是在特定的情況下被人激起的,誰會沒事去惹事生非的去打人,去殺人呢。記得法律上有一個詞叫“激情殺人”,看過幾個這樣的案例,無一不是因為被害者用了刺激性的語言而讓犯罪的人失去了道德底線,其實很多時候本來是一些小事就因為幾句話而釀成了大禍。
? ? ? 其實,說話溫和一些,不止是對別人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自己也可以收獲別人的尊重與理解,在服務(wù)行業(yè)更能體現(xiàn)出這一點,試想一下如果你去哪個部門辦事,是人家對你微笑服務(wù)好,還是冷言冷語的好,有很多時候雖然事情沒辦成,但是人家態(tài)度柔和的給你好好解釋了,估計你也能心甘情愿的理解吧。
? ? ? 有一句歌詞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其實這個愛也包括我們能好好對待別人,體諒別人,說話好好的,做事好好的,能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事,那樣世上肯定少了很多的爭端與傷害,試想一下,哪件偶然事件的發(fā)生不是因為一句話,一點小事引發(fā)的,可是這些小事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教養(yǎng)與處事方式,想必很多人從小并沒有被教育要溫柔的對待他人,而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得為他自己服務(wù),從不為別人去著想,人人都這么想,自然這樣的人碰一起出點小火花就不足為奇了。
? ? ? ? 現(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居多,本來奶奶疼姥姥愛的在蜜罐里長大,在太多的關(guān)愛下成長,從小缺乏正常的一個人際交往的鍛煉,等到上學(xué)了卻形成了一個唯我獨尊的性格,怎么指望他能好好的說話,好好的尊重別人呢,所以我覺得孩子從小的時候我們就得告訴他,對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這個世界才會還你溫柔的懷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