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戀粉破曉
江美琪唱:“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溫柔卻有力量。”
這是我最近單曲循環的歌曲,莫名情緒翻涌淚水決提。
音樂的力量無可比擬,所有的情緒都可由音樂表達,每一首歌曲都有一個故事。
快樂、悲傷、甜蜜、灰暗,旋律響起,每一個字嵌入心間。
看到自己心情的縮影;
看到自己感情的注腳;
看到希望和失望,明天的路鋪滿音符,今天的腳步不容遲緩,音樂成了必需品不可或缺。
年少時我們坦率表達情緒,開心就笑悲傷就哭,無需也不屑理會周遭眼光。可是年歲遞增我們卻自覺或被迫的關上了情緒出口,仿佛哭泣是件懦弱和丟臉的事情。
有時持續的自我否定和懷疑并非完美主義,而是自卑作祟。
承認自己自卑的難度高于認同自己的出眾,人總是自戀自憐的,我們總是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而又錯誤估計和評估了自己的能力,因此長時間沉浸于假象不愿醒來,因為無法接受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可是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承認自己的缺點也許并不容易,但面對才能更正、改進、分解、調和、重塑。
實則一直是個懶惰之人,最初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日一篇文,起初確實蠻勤快的至少一天一篇甚至兩三篇。
但最近開始倦怠,然后為自己找各種理由。
雖然寫文只是我一個人的情緒表達和輸出,是解決自己內心平衡的方式和手段,所以有沒有觀眾似乎不是關鍵。
但心里知道實則還是在乎瀏覽量和點贊量的,也在乎他人的觀感和評論。
我想只有得到共鳴的文章才是打破孤芳自賞的意義所在。
我們努力的生活著,無非是在保有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獲取情感上的滿足。
除了親情友情愛情,還有那些素不相識的他人的情感。
喜歡寫文表達的人,都有感性柔軟的一面,
情緒需要出口,而文字需要觀眾和共鳴。
我們生來就孤獨,卻又不愿孤單;
我們不喜歡嘈雜,卻又害怕死寂;
我們不愿意失去,卻又無法獲得;
我們憧憬著明天,卻又無法忘懷。
無論種種我們總是需要一些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路途,盡管生活沒有預想的那么光彩奪目。
但至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聽著令你心潮澎湃的歌曲;
愛著那個令你血脈噴張的他(她);
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與美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