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應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有人說,大道至簡,我們只有不斷給自己的人生做減法,才能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地過一生。
也有人說,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我們只有不斷增加生命的豐富度,才能酣暢淋漓地過一生。
我的觀點是:
拉遠鏡頭,站在生命的盡頭回看這一生,我們的人生一定要做加法,活時盡興,去時無羈。
拉近鏡頭,就人生的某一段生命歷程來說,我們一定要做減法,要聚焦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當我的人生定位到閱讀推廣這一件事,我的生活頓時就聚焦了。社交平臺每天分享的也是自己讀書日常。你的日常分享就是你的生活。
當然,對于廣闊浩渺的一生來說,我當然不希望人生只有閱讀這一件事,我還希望去體驗更多豐富精彩的人生。未來一切皆有可能。復盤剛剛過去的7月份,我主要做了這樣3件事:
- 推出35天高效閱讀訓練營,目前正在火熱報名中;
- 正式運營歡顏讀書視頻號,共更新了7個短視頻;
- 深度閱讀9本書,嘗試用短視頻的方式介紹一本書。
當我聚焦閱讀這件事,每天圍繞閱讀和輸出這2件事,其他時間自由安排,也能成就很多事情。月度復盤文章,我也直接以月度讀書總結來呈現,獻給同樣熱愛閱讀的你。
1.成甲《好好學習》
這是一本顛覆我學習認知的好書。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種付費課程層出不窮,這也想學,那也想學,完全學不過來。為自己報了很多班,每天處于打雞血狀態,但是進步卻不明顯。原來你陷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進”。
而真正高效的學習方法,是掌握底層規律并以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本書里,提到了一個核心概念:臨界知識。知識與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比其他知識的威力更大。而那些少數的知識能夠給我們帶來關鍵的影響,就是臨界知識。
讀書就是門檻最低的學習方式。最原始的讀書方法,就是逐字逐句、從頭到尾讀一遍,然后摘抄精彩的句子,但是這樣的讀書方法效果不好。真正高效的讀書方法,是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研究核心概念和重點章節,而不是勻速發力地讀完一本書。
2.彭小六《洋蔥閱讀法》
這本書的作者彭小六,江湖人稱“六哥”“六神”。他曾經是簡書的“一哥”,通過閱讀寫作從一名18線城市的程序員,到行動派在線教育產品官,現在創業,做獨立閱讀工作室。他獨創的“洋蔥閱讀法”影響了近萬名學員愛上閱讀,通過閱讀改變人生。
他在書中提到:閱讀的本質是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以自己可以理解的程度閱讀。也就是說,閱讀不應該是一種任務,你必須花上幾個小時讀完一本書。哪怕你只有半個小時,也可以仔細讀幾頁書,把一個知識點學懂弄通,這也是高效閱讀。
你讀了多少書沒什么了不起的,真正厲害的是把書中的知識轉為一種能力,變成一種改變人生的力量。很多人都是通過閱讀迅速成長起來的,因為他們都掌握了一套正確的閱讀方法,真正把一本書讀出最大價值。
3.成甲《好好思考》
百度最年輕的前副總裁李叫獸,研究生還沒畢業就成為百度副總裁,為什么他的進步這么神速呢?這主要得益于他的深度思考能力。他習慣于不斷思考一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然后尋找科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人遇到問題,都是從原來的生活經驗中找答案,遵循前人的腳印。但是這個時代瞬息萬變,有時候僅憑經驗是解決不了問題。真正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洞悉問題本質,利用已有規律來解決問題。這種持續有效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是思維模式。
這本書里提到的多元思維模型,就是運用各個學科最重要的基礎原理和規律來解決問題。這是查理芒格提出來的一種理論,成甲老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這種理論發揚光大。
4.李欣頻《十四堂人生創意課》
這是一本改變我人生的“生命之書”,而且很幸運,剛畢業那一年,20歲出頭,我就遇見了這本書,然后按照這本書里提到的方法,進行自我修煉,在我30歲的時候,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標簽,李欣頻老師作為廣告人,她的標簽就是“創意”。其實”創意“二字不只限于廣告行業,我們的人生更需要來點創意。創意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它是一種人生積累和能量開發。
這本書的開篇,就砸出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如何在意外頻傳的時代活下來?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你做好應對危機的準備了嗎?體力和健康使我們體驗人生的唯一門票,所以在展開人生這場華麗冒險之前,先提高自己的生存力。
5.朗達·拜恩《秘密》
王瀟《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里,講了她學霸表姐的故事,為了補習功課,王瀟高一整個暑假都住在表姐家。無意間,她在書架上發現一個黑皮筆記本,上面寫著表姐的人生大事年表,每一年都填著愿望清單,一直寫到未來十年以后,當然,結果是她得到了計劃中的一切。
朗達·拜恩《秘密》這本書里,提到了吸引力法則,講的是只要我們心悅誠服地向宇宙許愿,宇宙都會幫我們實現。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想要的生活,都是自己吸引過來的。
吸引力法則之所以能發揮作用,主要有3個因素:一是愿景,美好的愿景激發我們強大的動力。二是行動,你離夢想只差一個行動的距離,沒有行動再好的夢想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三是感恩,只有心懷感恩的人,才能擁有一切。
我們每一天,都不要停止問自己:我是不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6.松浦彌太郎《今天也要用心生活》
作者松浦彌太郎,暢銷書《100個基本》作者,被稱為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他的書自帶一種溫暖的力量,給人很多美好生活的靈感和巧思,讓人不自覺地愛上生活,希望每天都能用心生活。
分享這本書里最讓我怦然心動的3個點:
1.每天的“自我改造”計劃。每天都要嘗試一些新的事情,這樣生活就會更加美好,比如泡出美味的花草茶、練習吉他。
2.讓自己從容的一小時。每天提早一個小時起床,就能讓自己悠閑地度過一個早上。花上一小時,用心品嘗早餐,才是真正的奢侈。
3.起而行的行動家。其實行動并不難,每天早上寫下計劃清單,然后照著去做,完成不了留待明天。心懷夢想時間越長,越容易不了了之。
7.Angie《學習力》
Angie老師,從月入2000元的客服,通過副業賺錢月入百萬,在深圳買了3套房。她還是2個男孩的媽媽,有一個從校園到婚紗的愛情,真正實現了事業、愛情、育兒和個人成長全不誤。
Angie老師是一個時間管理專家,精力非常旺盛,行動非常迅速。她先是在社群堅持700多天的學習打卡,成為在行全國排名第一行家,推出時間管理、個人品牌等一系列訓練營,輕松更換賽道,實現副業賺錢。
這本書是Angie老師出版的第一本書,是她一路升級打怪,實現自我成長的方法總結。如果你在高效學習、時間管理、自我成長這方面存在困惑,這本書對你會有一些幫助。
8.詹姆斯·巴哈《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學習的認知。從小到大接受傳統”填鴨式教育“,學校傳授什么,我們就接受什么,也沒有去思考這些知識到底有沒有用。
這本書的核心觀念是,學習像加勒比海盜一樣,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你是為什么而學習,然后要有具體的路徑,你打算通過哪些渠道獲取需要的知識,最后就是果敢的行動力,想到就要去做到。最重要的是,要像海盜一樣有求知若渴的冒險精神。
這本書讓我對教育有了新的思考。什么是教育呢?這本書里提到:教育是從你所學到的知識中再生的“你”。真正的教育,具備讓一個人重生的力量,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9.卡爾·紐波特《優秀到不能被忽視》
一本好書,不一定通篇都是耳目一新的觀點,但是至少會有一個讓你抓心的觀點。這本書里提到一個非常顛覆認知的思維,就是工匠思維勝過激情思維,對此我非常贊同。
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中講到:
你需要找到你所愛的東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熱愛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那么繼續找,不要停下來。
很多人深受喬布斯演講的啟發,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但是喬布斯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從一開始他的激情并不在科技創業上,而是在印度禪修上。他是因為巧合而開始闖入電腦行業,以獨到的眼光開創了商業王國。
激情只是精通的副產品。我們要以工匠精神、勇爭第一的冠軍思維專研深耕,激情和熱愛也會隨著我們取得的成就而悄悄開出花來。
亦書歡言:職場媽媽,閱讀推廣者,時間管理達人。左手工作,右手孩子,堅持閱讀寫作,專注個人成長。
我的朋友圈就是圖書館。歡迎大家添加我的私人微信(ID:huanyan200518),圍觀我的高能量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