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增值模塊的推薦書籍《自品牌》,感觸最深的是最后的那句話“你的事業就在自己手中”,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沒有變更好,可能真的只是因為自己不知道,沒敢想,更沒做。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企業家,創業者,但每個人都有突破空間,都可以變的更好,先有意識,再有方法,就可以讓自己從同事中、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創造一條充滿激情、有影響力的事業道路。
當然,必要的思維、方法,不能少。
一、掌握硬技能,是基礎,并成為行家
001硬技能是生存本領,是必備的基礎
要在職場找到自己的地位,硬技能是一個比較有效果的突圍方式,畢竟,沒有那個老板、哪個團隊會歡迎一個沒有作用的人。
硬技能,簡單說是那些可以量化的,可以直接創造價值、成果的技能,比如,你會寫代碼,你會寫文案,你會作圖,你會編程,會分析問題等等。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相對來說,硬技能是會有過時的命運,讓自己一直保持某種硬技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002 怎么去挖掘個人的最佳硬技能
激情和熱愛是最佳的評價標準,回想一下,有沒有那么一些事,是你不需要跟自己說“堅持就是勝利”這種自我激勵,哪怕很苦很累,可你樂此不疲的,如果有,恭喜你,這就是你的最佳提升技能。
003 將硬技能做成專家
老實說,放眼看過去,有技能的人,比比皆是,可是很明顯,能被公認的不多。所以,想要脫穎而出,僅僅是你有硬技能是不夠的,讓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才能更大程度的發揮這樣技能的價值,這個世界只能記住“第一”
讓自己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實現你的目標。
二、自品牌
在職場中,會有很多人感覺自己不得志,明明一身武藝卻無處施展,所以,我們僅僅練就過硬的技能,還不足與讓自己脫穎而出。刻意訓練一定的軟技能很有必要,必須樂觀積極的態度,遇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良好的溝通社交能力,善于傾聽、分享,團隊合作的意識等等
光有技能,依然不夠,還要讓別人知道,認可,適當的自我推廣就非常必要,比如借助社交平臺展示自己的成績、價值觀、興趣愛好。主動去幫助別人,拓展圈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計劃地去發展愿意為你“站臺”的人。
要在無需自我吹噓的前提下,贏得他人的關注,得到應得的獎項,同時也要與團隊分享你的成功。
三、打造我的完美職場之路
在主業上,我是個工程師,工作內容比較傳統,技能方面適用的市場比較有限,可遷移的程度也比較低。
在副業上,我的行家定位是朋友圈營銷,從開始到現在,我經歷了摸不著頭緒,再確立定位,再到疑惑,到逐漸理出著力點,
很顯然,對于副業,掌握基礎的營銷技巧、產品知識是硬技能,而賣貨先賣人,賣貨之前,要先提供價值,增加軟技能,所以結合自己的過去積累,個人品牌暫定為職場加薪。
做個人品牌,要做出影響力,一定是要做成專家,而專家的界定,成就大于成績,沒有成績的行家,過于虛幻,不足以取信市場。因為自己在這方面有10年的積累,而且從一個沒有人脈沒有資源的農村女孩,到現在,薪資待遇進入了公司的前15%,是有一定的信任背書。
很長一段時間,我感覺主業工作中很忙碌,跟副業也不搭邊,因為副業所需要的技能,都得從零開始學,會感覺到一些疲憊。通過這樣確立自品牌,就打通了主業和副業的聯系通道,比較好的實現價值遷移。
作為一個資深的國企員工,過了近十年的兩點一線的生活,我差點以為日復一日做著同樣的工作,下班相夫教子,就是我直到退休養老的生活樣子了。
因為生活走到困境,到接觸到線上學習,到現在的牛人進化營,這半年,已經不僅僅是走進了一個世界,更有價值的是對自身的認識、對未來都有更清晰的概念,我找到了這條,個人能力、自品牌和職位相結合完美職場之路,知道該怎么是用勁,用什么樣的方法。雖然,我未必能成為多么偉大的企業家,但很清楚的是,自己的事業真的可以自己去策劃,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人生的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