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版的吸血鬼是性欲與荷爾蒙的火辣詮釋,如《吸血鬼日記》《暮光之城》,那么英版的吸血鬼就是文藝片的盛宴:如裘德洛的《吸血情圣》。
吸血鬼有強烈的宗教淵源,古老到亞當,夏娃時代。唯有木制的東西插入心臟才能永遠消失,因為耶穌所背負的十字架是木制,唯有耶穌的力量才能殺死這樣邪惡的物種。
有多邪惡,就有多善良;有多強大,就有多脆弱。可以發現,力量強大如吸血鬼有致命的缺陷,不能見光,或者沒被邀請不能進入一個人的屋子。
永生的輪回,西緒福斯般的詛咒,嗜血的詛咒,吸血鬼的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詛咒。而人類迷戀吸血鬼的力量,一種先死而后永生的唯美。
作為活千萬年的物種,用吸血鬼題材來講人性再合適不過,比如電影《我的吸血鬼老板》,韓劇《吸血鬼檢察官》,《我的吸血鬼老板》是一部諷刺現代格子間壓榨勞動力的電影,鮮血淋漓的辦公室就是壓榨鮮血的地方,要怎么離開這個地方,那么就是死——成為吸血鬼,然后成為辦公室的高效率的游魂,當然這部影片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它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控訴這種矛盾。《吸血鬼檢察官》所詮釋的是一個有受虐傾向的吸血鬼,寧愿自己受著感受被害人死前的痛苦的絕望去查案。
吸血鬼題材永難被超越的經典之作《夜訪吸血鬼》,講作為吸血鬼的悲哀,用一個永遠都不能長大的金發洋娃娃般的吸血鬼的隕滅來控訴,我從中感受到的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洋娃娃來養的父母。
《暮光之城》里,用吸血鬼化解了“你在這個年紀是最好的你,但是我不是最好的我”的矛盾,美劇的吸血鬼很喜歡把主人公放在高中,因為高中是最壓抑的時候,是少男光擁有一副好皮囊難有智慧并存的時期。
總之,用吸血鬼題材可以放大很多矛盾,盡情地加劇情也絲毫不會有違和感,誰叫是活千萬年的吸血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