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比起娛樂圈的瓜,我更關心這些「無名之輩」】
?
“秋天的蟬在叫,我在亭子邊。”
堯十三的歌聲響起來的時候,鏡頭切在燈火通明的西山大橋。
電影《無名之輩》的大熱,讓這首早在2011年就已經發行的《瞎子》終于火了起來。?
用貴州話唱當地民謠,歌詞卻改編自柳永的《雨霖鈴》。
沒看過電影直接聽歌的人會有那么一兩個發笑,笑這首歌簡單直白甚至有些粗俗的方言;
看過電影卻沒看懂故事的人,聽這首歌會覺得無趣,平凡的山歌哪里值得細細品味。?
在民謠界,堯十三是個有代表作的人。很多人從《北方女王》認識他并記住他,他的歌詞簡單直白卻句句戳中人心。
但同樣是麻油葉的核心成員,和馬頔、宋冬野比起來,他還是屬于少數派。
馬頔一首《南山南》就讓所有人記住了他,《董小姐》火了以后大家都知道了“宋胖子”,《北方女王》卻還是在歌壇里不溫不火。?
不過這一次,《瞎子》被人記住了。
《無名之輩》的導演饒曉志說,《無名之輩》的靈感,就是從堯十三開始的。
《無名之輩》在貴州都勻拍攝,講述了一個山水環繞的小城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故事。
老槍、竊匪、保安、輪椅。一個貌似平凡的日子,一群看似不相干的人,連結在了一起。
影片中的對話大多使用西南方言。景是就地取的,故事也扎扎實實地發生在這一片土地。?
最開始《無名之輩》并不叫《無名之輩》,而叫《荒槍走板》。
的確,一個緊張刺激的多線敘述故事,所有的一切從槍開始,好像沒有什么不妥。
但實際上,《無名之輩》的著力點是“無名之輩”本身,所謂的“槍”,只是把人串起來的線索。
影片講述平凡普通的人,焦點正對在人身上。就像電影的英文名《A Cool Fish》,翻譯過來貼近“無恥之徒”的意思,最終落腳點是在“徒”這個字上,才符合電影的調性。
和電影中的人物一樣,說起來甚至有些戲劇性,《無名之輩》的主創人員,竟也清一色是“無名之輩”。
話劇行業出身的導演饒曉志,除了圈內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就是2017年1月1日公映的《你好,瘋子!》,入圍第八屆澳門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爭奪最佳影片大獎。
但這部電影的評分最終卡在6.8分,評價也是兩極分化,對于這個擅長話劇的電影導演,更多人處于一種觀望的態度。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饒曉志說:
“聽到《瞎子》之后我有了鄉愁,那種鄉愁排山倒海涌來。鄉愁是什么?泥濘的路,石頭上的青苔,包括人,他們的呼吸節奏都是熟悉的。
我希望通過多組的人物展現出這個小城市的浮世繪。”?
而他找到的人,和他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火。
相對最火的一個,大概就是因為《驢得水》被人們牢記的任素汐,張一曼這個“蕩婦”讓她演得活靈活現。
這一次,她飾演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馬嘉旗。豆瓣上有人開玩笑,“任素汐在《無名之輩》里坐著演戲,靠一個頭就可以封神”。
她和導演一樣是話劇出身,“硬件能力”很強,卻并沒有拍很多的戲。她在《幻樂之城》和《我就是演員》里多次表示,自己想要成為一名好演員。
可當面對鋪天蓋地想要為她“正名”的報道時,她選擇不違背自己的初心:“我的羽毛不值多少錢。”
飾演馬嘉旗的哥哥馬先勇的陳建斌,從《甄嬛傳》的雍正開始,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觀眾心里。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很難想起還有其他作品。
他當然是想突破這個角色的限制。2014年,陳建斌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一個勺子》,一個荒誕的黑色幽默故事。
整部電影帶著質樸的氣息,色彩鮮明大膽,觀點犀利。但在流量為王的電影市場,終究逃脫不了票房的檢驗。
他曾在真人秀《幸福三重奏》里,有意無意地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去拍戲,去傳遞,成為了他這一階段想要好好干的事。
還有飾演胡廣生的章宇,他是《我不是藥神》里的“黃毛”,也是《大象席地而坐》里的于城。
今年36歲的他,卻總能演出滿身的少年氣。
在剛剛過去的金馬獎中,他提名了最佳男配,很多人不解,這么多年過去,他才拍了多少戲,拿過幾個獎?
但章宇并不急,他認為,演員每演一部戲就消耗了一次在觀眾面前的印象,珍惜自己被觀眾看見的機會,不為了演戲而演戲,才能永遠在觀眾面前帶有新鮮感。
他有一個接戲的標準,也只有這唯一一個:“我是一個笨拙型的演員,不管演誰,首先我要相信他,喜歡他,認可他,否則我演不來。”
還有潘斌龍、九孔、王研輝等人,要么是跨界演員,要么是萬年配角,在電影中恰好成了“無名之輩”。
但他們卻偏偏又是赫赫有名的“無名之輩”,因為他們的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每一部作品都能成為經典。
從前期宣傳來看,《無名之輩》更像是同期電影中殺出來的一匹黑馬。
沒有病毒式的營銷,也沒有什么“明星主創團隊”,卻在票房和口碑上,將同期上映的《毒液》甩開了一條街。?
又一個社會題材,又一部以反映現實為主題的電影。《無名之輩》很難不被拿來和《我不是藥神》做對比。
想要超過還是太難了,畢竟后者在故事本身的設計構建上,一條線緊鑼密鼓發展下去,《無名之輩》這樣的多線敘述形式要遜色不少。?
“邏輯存在問題”,“虎頭蛇尾”。這是《無名之輩》收到最多的負面評價。
就好像黃渤在《一出好戲》里剪掉所有孫紅雷的戲份一樣,很多時候,不是鏡頭越多人物就越豐滿。鏡頭堆砌的只有片長,而不是角色形象。?
影片中馬吟吟飾演的按摩女肇紅霞(真真),迫于生計從農村出來掙錢。看似是逼不得已的角色身份設定,卻因為一場床戲變得在“夢巴黎按摩師”這個職業上駕輕就熟。
人物的青澀感被大大削弱了,反之更加顯得油膩。
馬嘉旗在長達數十年的自我困頓之后,因為一個同樣是“生活失敗者”的劫匪,忽然又對生命重新燃起了希望。這樣的轉變未免來的有些太過突然。
同樣的邏輯問題,在幾周前上映的《你好,之華》也出現了。
已經中年的妹妹之華在姐姐的同學會上,竟然因為說不出口姐姐的去世而冒名頂替;結婚十幾年的老夫老妻,因為一條短信不分青紅皂白就吵架冷戰……
鏡頭唯美,演員到位,劇情本身卻缺乏亮點。巖井俊二把情懷看得太重,忽略了電影所需要的故事性。?
但到底《無名之輩》相較于《你好,之華》,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究其原因有兩點:?
一是選材不同。
《你好,之華》是一部文藝愛情片,《無名之輩》雖然是荒誕幽默的設定,卻擁有著現實主義的內核。
它是小人物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尊嚴”的故事。無風無浪的浪漫情感比起西南官話對罵多了很多選擇,卻也少了其“獨一無二”的看點。
二是演員。
《你好,之華》雖然大牌云集、陣容華麗,但人物彼此獨立。整部電影的感覺是冷淡的,這也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感。
相反,《無名之輩》是帶有沖擊力的電影,演員在消化角色的同時帶入了情緒。這些本該不相關的人物,被“槍”這個線索綁在一起,共同追求一個“尊嚴”的命題,產生的感染力自然更強。
《瞎子》里最打動人的是一句“我難在們(難過)我講不出話來”。
比起愛情故事,對《無名之輩》而言,它難在有限的時間里,不夠把故事說完。
父女之情、兄妹之情、失敗的商人愛上小三、沒有文化的竊匪要娶一個愛吃棒棒糖的女孩……《無名之輩》包含的內容太多,言語和影像在現實面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導演是有些理想主義的。即使是一個多到說不完的故事,他依然想要盡力講述每一個人的“尊嚴”。
馬先勇為了尊嚴去尋一桿槍,“眼鏡”看著惡搞視頻在地上打滾“你不能侮辱老子”,馬嘉旗想要有尊嚴地死,“大頭”想要有尊嚴地娶真真,高明要有尊嚴地宣告他事業的失敗,依依想要有尊嚴地逃離家庭……
他們螻蟻般生活于人間,算不上體面,許多行為甚至觸犯了法律,但卻只是為了“尊嚴”。
一個個無名之輩活在這世間,為的是不再成為“無名之輩”。
片尾的滾動圖文其實是《無名之輩》的一個彩蛋——劇中的每個人都得到了或好或壞(其實都不算太壞)的結局。?
善良的人努力活著,犯錯的人盡力彌補。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也慢慢學著放下尊嚴,學會與自己妥協。?
也正因此,這部透著黑色幽默的喜劇片,才能真正讓人會心一笑。
愿每一個低到塵埃里的人,都能開出花來。
?
本文作者 |?楠呱?@文化咖孵化工場成員?
?本文由文化咖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投稿或合作事宜,請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