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家長們用心教導,年幼的寶寶們還是有可能會誤食一些異物,在面對這種突發(fā)情況時,爸爸媽媽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第一類:家庭液體溶劑類
1、洗衣劑、洗手液、香皂等
這類清潔劑的毒性較小,誤吞微量一般危害不大。如果誤食大量則可能會引起孩子腹瀉,建議讓孩子飲用牛奶或溫開水,以沖淡胃內(nèi)濃度并及時就醫(yī)。
2、廚廁清潔劑、漂白劑
廚廁清潔劑、漂白劑等帶有強烈的刺激性,可造成消化道黏膜腐蝕,繼而出現(xiàn)腹痛和嘔吐,可讓孩子飲用大量清水或牛奶,不可催吐!催吐會加重食道咽喉的灼傷,要及時將寶寶送往醫(yī)院就醫(yī)。
3、老鼠藥、蟑螂藥
老鼠藥、蟑螂藥這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毒性,孩子誤吞時,請務必盡快喝蛋清保護腸胃,然后喝大量的溫開水進行催吐,將有毒藥物嘔出并及時送醫(yī)。
4、樟腦丸
樟腦丸是不少家庭衣物防蟲的必需品,如果孩子吞食后要喝蛋清或溫開水,并進行催吐。一定不能喝牛奶等含脂肪類的液體,否則會加速毒物的吸收。
第二類:生活常見用品類
1、食品干燥劑
透明的硅膠:無毒,吞食后會跟隨糞便排出;
咖啡色:少許刺激性,建議讓孩子喝大量的水;
白色的粉末:這種白色粉末又分為氯化鈣和氧化鈣。誤食氯化鈣,建議喝大量的水進行稀釋;誤食氧化鈣,不能用酸性物質(zhì)來中和,需立即口服牛奶或水,但需要避免給孩子催吐,因為嘔吐會導致兒童食道灼傷,一定要及時送醫(yī)。
2、化妝水、護膚品
媽媽的有些護膚品外表看起來像冰激凌或聞起來味道甜甜的,容易被孩子誤食。如果孩子沒異常癥狀可靜候觀察,但如果吞食量較多,及時讓孩子喝大量水和牛奶,并摳喉嚨進行催吐。如不確定成分仍需及時就醫(yī)。
3、水銀
有些淘氣的孩子會試圖咬碎水銀溫度計,從而導致誤吞水銀。家長應該將碎玻璃清除后服用大量牛奶,并且立刻送往醫(yī)院。如果家中的溫度計破損導致水銀泄露,應將水銀泄露的房間跟其他房間隔離,并保持通風,有可能的話將房間溫度升高。
第三類:常見固體類
1、尖物、利器
如果孩子誤吞堅硬的骨刺、尖銳木條、大頭針、棗核等尖物利器,不建議驅(qū)吐,因為會刺傷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時間長了進入腸道可導致穿孔,建議立即帶往醫(yī)院用胃鏡取出。
2、光滑、圓鈍物體
孩子如果吞食了棋子、硬幣、紐扣或玩具小零件等光滑圓鈍的小異物,尚且未出現(xiàn)呼吸困難、腹痛的情況,可以通過食用大量的韭菜、芹菜等將異物排出即可。但如果孩子出現(xiàn)腹痛、發(fā)燒、黑便或血便,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3、電池
電池是強堿性物質(zhì),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滲透性,一定不能催吐。催吐可能會使電池泄露出帶腐蝕性的酸性物質(zhì),導致腸道穿孔。一旦發(fā)現(xiàn)誤吞后,要讓孩子吞服大量牛奶、蛋清等液體,并趕緊送往醫(yī)院救治。
專家溫馨提示:
如果孩子誤吞異物,出現(xiàn)呼吸困難時,時間就是生命!當孩子出現(xiàn)窒息、缺氧的癥狀時,搶救的黃金時間只有4-5分鐘,一旦錯過這個時間,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是窒息死亡。
家長如何防止孩子誤吞異物?
不要讓孩子接觸到易被誤吞的物品,將這些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例如家中常備的伊可新,家長應該將其放置在單獨的小藥箱中,一方面避免孩子誤吞,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異物的進入。
家長們應該經(jīng)常檢查玩具上是否有易脫落的零件,將尖角、壞件或易被吞食的配件扔掉,防患于未然。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把異物放于口中,父母應慢慢哄孩子吐出來。千萬不要采取硬搶的方式,避免因孩子大哭而使異物吞入消化道或吸入氣管。
家長還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教孩子識別哪些東西不可以吃,甚至不能放在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