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CITY
“影子帶來隱藏的可能,可以遮蔽或揭示物品與人的本來面目。影子帶來復雜性。光的均勻特性讓所有人都可以在一個平等的層面上參與。”這是我認為最能詮釋展覽的一句解讀。光影和聲音,自然與機械,一直到回家的路上都還在慢慢回味。
三樓的數(shù)字時鐘:不是越明亮越真實,也不是越黑暗越虛偽,有時如此,有時反之,有時肉眼所見未必如耳畔聆聽來得更貼切。
四樓的光暈一點一點移動,小孩子追著光在跑,大人們站著看著笑,小孩子從不掩飾自己想得到糖果和開心的欲望,大人們卻害怕被詬病成為焦點成為神經(jīng)病深藏著原本也有的動因,于是木訥,于是凝固,于是大千世界,你和我相同。
五樓充斥著建筑工地的聲音,還有美術(shù)館流水通道的嘀嗒聲,一面詮釋偉大建筑的聲聲不息,一面以自然的水流聲抗衡這世界的冰冷氣息。
如何解釋“共此時”,老師說“就是你在想你的朋友,剛好她也給你打了個電話,你無從解釋,只能說,好巧。”于是,異口同聲的黃魚面,沒那么討厭的煙草味道,大片大片的梧桐,最近在讀的陳丹燕,都成了synchronicity.沒那么喜歡天天膩在一起的情感,所以偶然的默契、一吐為快、充實、驚喜感才讓人覺得#今天#是自己拿到的最好的那顆巧克力。
經(jīng)過季風書園/大隱書局/1984,走過大片大片梧桐樹的思南路/湖南路/復興路,就覺得夏天好像還在,就算它離開,總有一天還回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