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道江南是從詩開始的。

小時候,老師讓我們背些詩詞,其中就有白居易的《憶江南》中“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什么的。還有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等句子。

那時好像教材里沒有這樣的詩詞,是從一位喜愛古典文學的老師那里得到的,是被動的,他要求我們背的,也是到后來才知道什么古典文學的。

當然也不清楚江南到底是哪里,是什么地方。我們也不想去了解個究竟。總之,是稀里糊涂的。

后來學了地理,才知道,長江以南地區就是江南了。是與江北對應的概念,其中包括長江中下游六七個省份。這只是個地理上的概念。

再到后來,漸漸了解到江南不僅僅是地域上的概念,更多賦予了文化內涵,是一種地域文化符號。這或許多多少少接觸了點寫江南的詩詞或文章的緣故。

而如今看來,江南就直接濃縮和定格為一種中國文化中經典意象。她平仄于詩家的詞句中,氳染在畫者的宣紙上,浸潤乎文人的心田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論是誰,只要摩挲詩文一久,心頭上都藏著屬于自己的那片江南。

江南人自不必說,即便是別的地方的人,很可能腦袋里裝著這樣的影像——幽曲雨巷,白墻青瓦,廊橋回環,枕河人家;或者是河港縱橫,岸柳堆煙,細雨樓臺,城鎮素雅,還有美人如畫……

在文人的曼妙神筆中,江南凈化了,江南過濾了,沒有了雜質,沒有了瑣碎,只留下一些唯美的夢幻般的盈滿詩意的詞匯。或稱之于水墨,或謂之于煙雨,抑或呼之于水韻。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提江南,往往有句——山美水美人更美。這話一點都不假,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江南人帶有江南特有的地域特色,溫婉、秀麗、多情,似乎男人都帶點這樣特征,更不必說江南女子了。

也許你會想到,她們是棹舟采蓮的姑娘,她們是臨河浣紗的少婦,她們是走在寂寥雨巷撐油傘的女郎,或者是那些懷抱琵琶情歌呢喃的歌者,那些在舞臺上旋轉著曼妙肢體的舞者……

可真正走進江南某個城鎮的時候,想要找到她們,似乎也不那么容易。原本這些或柔美或俊俏或嫵媚或多情的佳人,往往行走在典雅的詩詞中,喜歡徜徉于文人筆端下的。不過,當迎面款款向你走來的江南女子,哪怕很摩登,打扮入潮,你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何止是女子?整個江南不都是如此嘛。對許多游客來說,即便初到江南某個城鎮,也有舊夢重溫,舊地重游的感覺。之所以有這種奇妙的感覺,我想,這可能就是在那些優美詩文熏染浸潤下的結果吧。

似乎郁達夫說過:江山也需文人捧。但這對江南一帶來講并不是這樣,即便原生態的她也同樣是風情萬種,韻味無窮。中國古典詩文以及現當代散文名家所寫的關于江南的文章,對提高江南知名度,固然功不可沒的,但歸根是那里的胎質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過,江南并不總是和風細雨、堆金積玉、溫柔纏綿的,歷史上,她曾遭外族的鐵蹄蹂躪,也曾有過血雨腥風的時候。

《鶴林玉露》中記載這樣的故事——

柳永寫了首《望海潮》,里面有這樣的句子:“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什么的,很快此詞流傳出去。據說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未曾想天下還有這等好地方,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引來一場殺伐。

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此人顯然是把戰禍歸罪于詞人,怪他把江南寫得太好了。

現在看來,我們更相信這故事僅是種傳說,歸罪于詞人及其詞作顯然是荒唐的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小時背古詩開始了解江南,不過僅在于只認得江南兩個字,到現在知道了江南基本概況,還領會一些她的文化內涵,談得最多的還是詩文方面的話題。因此,江南如詩呀!

對其實體的接觸,腳踏江南實地,那是N多年前的事了,二十歲沒到。與兄弟一塊去蕭山,坐大巴到杭州下,晚上走的,到杭州剛天亮。坐上公交,要到錢塘江那邊去。

有段路程是能夠看到西湖的,只不過是與西湖側身而過,沒能正面目睹她的芳容。透過車窗,清亮的湖水,微波漣漪,堤壩上成行的柳樹,萬千絲絳輕拂,望遠處,真是煙柳畫橋,風光旖旎。

過虎跑的時候,路旁植被很好,樹林蓊郁。雖逢盛夏,天氣卻清涼得驚人,坐在車上還感覺到寒意。要是在那里住下來,該是多美的事呀,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就這么想的。

后來,也去過杭州很多次,或一個人,或與幾個友人。有回,與一同學到那里玩玩,本打算沿著曾走過的路看看,未料當時修路,沒有了以前的印象,結果亂轉悠了一下,倒也增添了新鮮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江南一帶,地質豐腴而潤澤,能含得住熱氣。河港交流,地濱大海,湖泊特多,尤其江浙一帶,確實可稱得上水鄉。出名的并不是西湖一個,揚州的瘦西湖,江西的鄱陽湖,湖南洞庭湖,還有江蘇太湖。這些湖太有名,地球人都知道。

周作人在其《水鄉懷舊》里有段描述——在水鄉的城里是每條街幾乎都有一條河平行著,所以到處有橋,低的或者只有兩三級,橋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級了。鄉下沒有這許多橋,可是汊港紛歧,走路就靠船只……

他寫的是紹興。現在要到周家三兄弟故鄉去看看的話,可能城市面貌與以前不盡相同,不過仍保持著水鄉的特質。

但真正可稱之為江南第一水鄉的,要數蘇州城東的周莊古鎮了。

與其只見一次面,且是來去匆匆的。那時還在上海,朱博的導師給他個任務,叫他陪一位外籍客人去周莊玩玩。他來找我,邀我同去,說是壯壯膽。我說,你口語比我強多了,跟你一塊也是多余的。其實我知道他怕我悶得慌,出去走走散散心,再說來往費用全他老師給出的,何樂而不為?

朱博那天忙于應付他老師的友人,我想沒多少心情欣賞水鄉古鎮的風光了。我是陪游的,自然輕松。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雖沒怎么細看,但對周莊的整體印象是有的——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四面環水,咫尺往來,都需靠船的,那里確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極類似周作人寫紹興那些文字的。

只去過一次那里,便覺得其好來。要是到江南走走,尤其想看看水鄉的話,此處不可不去。

你可以看看水。不過我認為,最愜意的就是看看江南雨,最好又要在春秋兩季。無論怎么樣的故事,或悲傷,或喜悅,或宏大,或平庸,只要沾上那輕柔細密晶亮的江南雨,便讓人難忘。

江南雨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彌漫成一種浪漫纏綿的情調,也能浸潤成一種朦朧婉約的氛圍,又能把瞬時鐫刻成一種永恒的記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可與兩三好友,或與心愛的人,哪怕就你一個人,倚樓憑欄,看看那漫天的躍動的精靈,聽聽灑落到萬物上發出的人間最美的天籟,你的躁動欲望就得到平息,傷口痛感就得到撫慰,干枯心園就得到浸潤,怎不是人生一大享受和樂趣呢?

有時想想,人生最美,莫過于憑欄看場雨,看場江南雨。

當然看雨不宜在冬夏兩季。江南冬季特別陰冷,穿好多衣服都不覺得暖和,那種冷直逼肌膚,要是下雨的話,更讓江南冬天濕冷得可怖。

夏季雨勢兇,加上又潮又悶,破壞了看雨的興致,也沒那份勁頭。要是到了梅雨季節,潮熱的天氣就更讓人難受了,身上很少有干汗的時候,除非坐在空調房里。不過,坐久了也不行的。

但有一樣東西卻讓人覺得不錯,那就是楊梅。那黑紅色果肉,輕咬一下,便舌唇染滿了鮮紅的果汁,甜津津的。賀方回有個名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黃梅就是在梅雨季節里成熟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湖州的時候,局里同事送給我一小籃楊梅,叫我嘗嘗。她是當地人,典型的江南女子,非常熱情。一些南方話,似鳥鳴,很悅耳,可我很難聽得懂。她常幫我翻譯。對水果之類喜歡吃,但不貪。楊梅擱久了,容易壞,最后扔掉大半。

然而上面這些美好的點滴,已然隨著歲月流轉而逐漸遠去。但我知道,她們并沒有真正逝去,她們只不過躲在我的背后,只要用心回首,就會燦爛地對著我笑,猶如情人一般。

歲月匆匆,但音容宛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出發時間:2017-1-28 人物:小兩口 出行天數:4 形式:自由行 蘇州之...
    季筱嵐閱讀 677評論 0 0
  •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題記 江南,乍一聽,似指江的南面,但作為一個...
    夢槿馨閱讀 785評論 0 2
  • 上篇(揚州-南京)在這里→【消夏攻略】江南好,風景舊曾諳(上)(揚州-南京) 因為宿舍斷網所以現在才寫下篇是在抱歉...
    踏歌閱讀 1,085評論 12 19
  • 這時節真是好啊!空氣中都是甜甜的味道,那是小區里的香樟樹散發的香味。我拎著健身包慢吞吞走了回來。天氣預報報的有雨還...
    爾生不凡閱讀 571評論 0 0
  • 夏日百般好, 獨不見花紅。 微風青草在, 竟不見人留。 閣樓宮闕寒, 心頭眉間冷。 何問君所處, 我心意難平。 愿...
    陳非樂閱讀 24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