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時間:2017-1-28 ? ? ? ? ? ?人物:小兩口
出行天數:4 ? ? ? ? ? ? ? ? ? ? ? ? ? ?形式:自由行
蘇州之行是春節前就決定好的,蘇州在我心里一直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地方,精巧的蘇州園林,行腔婉轉的昆曲,吳儂軟語的蘇州評彈,小而美的蘇式點心,這種恬靜閑適的生活,讓我極其愛慕江南風物。
行程:濟南-蘇州-周莊-蘇州-濟南
交通:濟南-蘇州 G229 ? ?蘇州-濟南 G44 ?
住宿:錦江之星觀前街店
DAY1: 濟南-蘇州-觀前街吃小吃,聽蘇州評彈
DAY2:周莊-山塘街聽昆曲
DAY3:拙政園-留園-西園寺-寒山寺-尋正宗蘇幫菜
DAY4: 獅子林-平江路-濟南
出行前的準備
充電器,旅行裝的(洗面奶,爽膚水,乳液,防曬霜,眼霜,粉底液,洗發水,護發素)
旅行版卸妝棉(我是在美國買的,炒雞好用,不知道馬云家有沒有,一片很大,如果剪開可以用四次,有了這個就不用帶卸妝卸了,強烈推薦)
面膜,旅行的時候也要記得做面膜哦,毛巾,換洗的內衣(用保鮮袋包好放行李箱,以免弄臟)
照相機(充滿電,清空卡),傘,水杯,梳子
暖寶寶(特別推薦給女孩子們,冬天保溫利器,貼在肚臍下三尺,暖宮)
將行李精簡,只帶必需的。將所有物品歸入一個行李箱,沒錯,只一個。在行李箱內放入一個雙肩背包,以便去景點的時候放些雜物。
過了南京,景色就開始與南方不同了。一片片水田,一個個白墻黑瓦的房子,錯落有序,不禁想起“江南水鄉”,墨綠色的樹,紅褐色的樹,顏色由深至淺漸變,干凈清爽,這就是我第一眼的江南。
蘇州評彈
晚上在觀前街里的“聆韻社”聽蘇州評彈。男聲渾厚深沉,抑揚頓挫,女聲如百轉春鶯,醉心蕩魂,曲終人遠,猶覺余音繞梁。彈詞用吳音延長,十分悅耳。
我們是團購的,兩個人88元。一人一杯茶,一盤瓜子。我點了一杯白茶,小熊點了一杯龍井。聽了四五首曲子,有“蝶戀花”,“釵頭鳳”“庵堂認母”等。
客人也可以單點,每個曲子價格不同。我們點了一首“江南好”,這是一首江南小調,很輕清柔緩,歡快明朗。
如果以后有機會再來蘇州,一定要再次聽評彈,就那么靜靜坐著,就像到了另外一個年代,是民國?是大清?是宋朝?我也說不清,就是太享受,沉浸在里面,忘了時間。
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
第二天報了去周莊的一日游(一人大約170,純玩無購物),初三周莊的游客特別多,幾乎每個橋上都擠滿了人,每個巷子都走不動。
因為人太多了,所以拍的照片不多,我的心中江南如畫,于是將照片做成了圖畫的效果:
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白墻黑瓦,石板鋪路。水路中間,人家繞兩邊,倒映池中,有簡單而對稱的美。
水上的游船綿延不絕,船娘撐著櫓蒿唱著吳儂小曲,別有一番風味。
這里最大的一戶就是沈萬三沈家,他是“資巨萬萬,田產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富豪,走進他家的院子,尊卑分明的建筑布局不禁讓我想起“庭院深深深幾許”,也想起他從巨富到流民,造化弄人。
在沈萬三家的廚房買了青團子吃,可能是餓了,覺得特別美味。出了沈家,又在附近買了萬三蹄吃,也是覺得特別好吃。
昆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在電視上看昆曲總覺得隔靴搔癢,現場看才覺得真過癮。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身段飄逸。演員的動作眼神,一步一趨,都影響著觀眾的感受,精致的頭飾,絕美的衣裳,輕柔的唱腔,聽昆曲真的是人間一大享受。
我是在山塘昆曲館看的牡丹亭,昆曲結束后,這家也贈送了一首評彈,但是這里的評彈遠不如“聆韻社”。
蘇州園林-唐詩宋詞的意境
蘇州園林里最有名的就是拙政園,獅子林和留園了,拙政園是明代園林,獅子林是元代典型園林,而留園是清代園林。就像葉圣陶寫過的《蘇州園林》,在拙政園和留園里面,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抬眼都是景。有山水花鳥的情趣,有唐詩宋詞的意境,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里,讓人“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古代造園者極高的文化修養在每一處都有體現,在園里像在品詩,又像在賞畫。
初四的拙政園人多的幾近癱瘓,全景拍的不多,拍了一些近景,竹林,臘梅,鏤空的窗。
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在蘇州去了兩個寺廟,一個是西園寺,一個是寒山寺。
西園寺沒有寒山寺有名,但在蘇州本地人的心中地位是很高的。西園寺里非常清靜,進門的時候贈清香三柱,不讓自己帶香進去,門口和院子里也沒有賣香的商販,非常嚴肅清明。寺里的出家人都很恪守本分的樣子,沒有人算命,也沒有人要香火錢,只是在抄經,打掃。是個難得的凈土。
寒山寺離西園寺不遠,這里不是很大,但也非常值得一去。建筑很精致,寒山寺的鐘聲非常悅耳,人很多,香火很旺。最有特色的是有一個羅漢堂,里面有幾百個不同的羅漢,喜怒哀樂各種表情,還有一個羅漢不在堂里,在堂外的屋檐上,那就是濟公。相傳他因為吃酒遲到,釋迦摩尼罰他在屋外聽經,非常有趣。
平江路:蘇州尋常人家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商業街,有各種小吃和特色小店,周圍有水有柳有人家,是典型的江南市井生活。
蘇州美食
久聞松鶴樓和得月樓的大門,但去了兩天都沒有排上隊,一位熱心的蘇州人給我們推薦了老蘇州常去的協和菜館,在鳳凰路上,那里的松鼠桂魚和響油鱔糊不亞于松鶴樓。我們去那里也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拼上桌,因為這里也越來越有名了,慕名前來的人特別多。尤其喜歡吃響油鱔糊,很有味道。
蘇州的點心做的很精致,桂花糕,蟹殼黃,還有豆花都很美味
在平江路吃的梅干菜扣肉燒餅也很推薦。
結語
二月的江南還是濕冷了一些,料想柳葉吐絲之時,江南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