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張愛玲的散文《愛》:年輕貌美的十五六歲女子,春晚后門的外桃樹下,遇到對門從未打過招呼的年輕人,年輕人離女子不遠輕輕說了句“噢,你也在這里嗎?”她沒有說話,他也沒有再說話,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經(jīng)過無數(shù)的坎坷和驚險的風(fēng)波,老了的女子還記得,那個春晚后門桃樹下的,那個年輕人。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愛》最后的一段,就像一滴水珠,輕輕的落入平靜了很久的心,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多么的渴望能有這樣的巧,可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用笨拙可愛的方式設(shè)計了巧,從開始的忐忑,到最后的興奮或失望,在時間的荒野里,僅僅剩下老了后回憶的一句話。
讀完想起聽過的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位老人的父親當(dāng)年成親時被抓了壯丁,離去時聽到了一句“我等你回來”,解放后老人的父親回村,才知道家和人都沒了。老人說他的父親一直記得那句話,更深信是他那從未見面的妻說的話。我也信。
年紀(jì)越來越長,壓力也越來越大,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人沒有一點空閑去追憶那曾經(jīng)的……,即便是記起,也不過是夢醒時那短暫的剎那。
我沒有寫日記的習(xí)慣,早時想起了什么事,也只是在某個小紙片上記一下,或者憑借年輕記憶里好,在腦子里強調(diào)一下就行,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才發(fā)生不久的事如果沒有及時記錄,僅過半天,事就跑到記憶里的荒原里再也尋不到了。老了以后會回憶些什么,獨想了半天最后只有罵上自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