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他在六月份曾對自己說,等到了暑假,他一定要開始跑步鍛煉。結果現在已經八月中旬了,他愣是沒開始。
想想真是慚愧??!他不好意思地說,如果當時就開始,可能就不是現在這情況了,等等再看,真是很害人的一句話!
是啊,多少事,可不都是敗給了“等待”二字?
等有時間了再學習,等天氣好了再鍛煉,等孩子長大了再旅游……
豈不知,等你說的那個時間點到了,又可能會有新的阻礙,讓你要做的事一直拖延,無法完成。
很多時候,等待屬于空頭支票,到頭來迎接你的唯有落空。要做的事,當下想到了就趕緊去做吧,莫等閑,空付了滿腔癡念。
夢想不能等待
一個網友說,她曾經在2009年的時候打算重拾畫畫的夢想。可是當時孩子還小,她和老公的工作都剛剛起步。無奈之下,她只好暫時放下,想著等孩子大一點了,他們的工作狀況好點了再說。
結果一晃十年過去了,孩子確實大點了,工作也確實步入正軌,可是新的問題又出來了,她又懷了二胎,職稱評定競爭激烈,公婆年邁又多病。
昨天她和我聊天,十分懊悔地說,如果十年前她能夠每天抽一點點時間用在畫畫上,現在也應該有不小的收獲了??上В磺卸細г诘却狭?!
是啊,夢想是美好的,等待卻會讓它成空。哪里有那么多專門時間?世上有成就的人,有多少不是利用一點一滴的零碎時間,實現夢想的?
英國天文學家阿·安·普羅克特說過一句話: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
有夢想就趕快去行動,思來想去只能錯失良機,瞻前顧后永遠不會有成功的機會。看準了就去做,有想法了就付諸實踐,行動會讓夢想成為可能,等待只會空留遺憾!
親情不能等待
《小歡喜》中,季勝利對老婆劉靜說,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陪你和孩子。劉靜已經習慣了老公的忙碌,對等待他退休這件事看得很開很淡。
可是,親情的陪伴那是等待的事嗎?他們缺席了兒子季楊楊十幾年的生活,在這高三關鍵時期,作為父親還是那么忙,還寄希望于退休后,能緩和他們父子本就誤會很深的關系嗎?
現實中像季勝利這樣的家長很多,總是那么忙,總是忙得那么理由充足不可改變,總想著等我忙完了,等我創造了更好更有利于孩子的生活條件,我再安心陪家人陪孩子。
可是,真到了你忙完的那一天,親情還會在原地等你嗎?你所謂的努力付出真的是孩子和家人最需要的嗎?
何況,這世上的活,你能干完嗎?什么樣的條件才是你眼里更好的呢?你能保證在追逐的過程中,不會有更高更遠的目標誘惑你讓你無法停止奔忙的腳步?
看過太多的悲劇人生,莫不是敗給了“等待”二字。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夫妻異地,這是一種殘缺,更是一份必將到來的遺憾。
健康不能等待
朋友的父親去年剛退休,就患了肝癌,沒過三個月,撒手人寰。
回顧老父親的一生,朋友和家人很痛心地說,父親經常沒日沒夜地工作忙碌,熬夜是家常便飯,小毛病是不管不顧,鍛煉方面幾乎沒有,讓他注意休息時他總說,等忙完這陣再說!
等待讓他過早地與家人永別,當看到別的老兩口帶著孫子逛公園時,朋友的母親往往忍不住流下眼淚,她哽咽著埋怨老頭子,怎么這么狠心扔下她自己走了?為什么那么傻不知道愛惜自己?
世界上最不能虧待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可等待,缺失的睡眠,奔波勞碌的身心,總有一天會帶給你和家人慘痛的重創。
林黛玉的經典角色扮演者陳曉旭,一直深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歡。2006年陳曉旭感到胸部不適,家人勸她盡快就醫,但她一直強忍病痛,最終在2007年5月因乳癌不治而逝。
復旦大學女教師于娟已經去世多年了,但她留給后人的忠告卻永遠值得我們牢記。她在抗癌期間的博客里總結了自己患病的原因:長期超負荷工作學習,總是忽視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毫不顧忌地傷害自身的免疫機能,總認為自己還年輕,到年齡大點再注意保養身體。
健康豈容忽視?總說等等再注意,等等再休息,卻不知病魔時刻在伺機而動,等待讓它乘虛而入,留給你的唯有后悔莫及。
夢想不能等待,親情不能等待,健康不能等待,世上許多事都不能等待。
等待會讓你錯失良機,等待會讓夢想成為笑話,等待會讓親情在隔膜中走向淡漠,等待會讓健康從我們身上悄悄溜走,等待更會讓我們在許多方面留下深深的遺憾,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果。
世間多少事,莫不敗給了“等待”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