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婷
對著高山、對著大海大聲哭叫,釋放心中的
痛苦,抽搐的心只有自己懂。當一個啞巴在高高
的草垛上,撕心裂肺地喊出人生第一個字,這是
何等的力量,他的心誰懂。眺望遠方,他期待著
誰?
《青銅葵花》——一本一輩子忘不了的書。
百度上的書本介紹為“這是一個城市女孩和農
村男孩的故事”,伊始我想這又是一部詮釋愛情
不分高低貴賤,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勵志小說吧!
但是,殊不知它竟會讓我心靈下了場春雨,每個
細胞都如新生一般,這或許就是書人合一了。一
共看了四遍,每一次都痛苦得想把它舍棄,心卻
又一次次拾回,看到他們開心,我就笑,看到他
們難過,我就哭,儼然自己挑起了一部戲的大
梁,留下的便是滿桌的淚潮,一片白色衛生紙的
海洋。
《青銅葵花》講的是青銅,一個脾性古怪的
鄉村男孩,五歲時因發燒而成為了大麥地人口
中的“啞巴青銅”。葵花,一個來自城市的女孩,
跟著爸爸來到了在大麥地對面的那片一望無際
的蘆葦蕩。葵花爸爸死后,這個無依無靠的小女
孩成為了青銅家——不富裕并經歷重重苦難的
家庭的一員。青銅、葵花、奶奶、爸爸、老牛成功
地度過了眾多歷經坎坷的五年歲月。葵花十二
歲那年命運將葵花召回了那個開滿青銅葵花的
城市。得知葵花的離去,啞巴青銅沒有哭也沒有
鬧,只是坐在河邊的大草垛上眺望,這種毫無結
果的眺望,在青銅吐字不清地大喊“葵花——”
時停止,喊聲盤旋在大麥地的上空,最后,變成
了難以終了的思念。葵花你是否還會回來看我
們一眼?但誰也不得而知,或許在明天,又或許
她沒有走。
牛是孤獨的,青銅也是孤獨的,傷心時牛的
鬃毛便是他的溫柔鄉,牛兒受傷時,青銅他那不
大的身驅便是牛兒偉岸的港灣。大麥地總會看
到青銅牽著牛去吃草,這是大麥地的風景,這道
風景會使大麥地人駐足觀望,然后泛起一股淡
淡的酸楚與傷感。我想這就是世上最
牽動心弦的友誼,這友誼不分貴賤,不
分類別。想起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詩
“人的一生總要為了某個人而忘記自
己,不求什么,只求在最美的時光遇見
你”,青銅在最需要安慰的時候,遇上
了牛,牛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遇上了
青銅,從此便是最美的時光。在現實生
活中,我們不乏也見到一些“狗媽”“貓爸”,甚至
還有“豬姐”,他們把自己的心放在動物們的身
上,像朋友,像家長一樣對待它們,我想不管是
誰看到這溫情的一幕都會被感動吧!
他們本來是毫無瓜葛的平行線,因為苦難
他們成為了一家人。為了讓葵花晚上不用再去
別人家寫作業、受屈辱,青銅去河邊捉來最大的
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為了讓葵花能看到
戲,青銅頂著葵花默默的站立了一個晚上,最后
昏倒;為了賺錢給奶奶治病,葵花獨自一人跑到
江南撿銀杏;為了省錢給貧困的家,葵花故意把
考試考差;奶奶為了掙一些棉花給青銅葵花做
暖和的棉衣棉褲,日夜摘棉花,直至再也不能下
床;奶奶為了能讓葵花繼續讀書,拖著病痛走到
學校,跪下求校長,老牛
為了不給這不堪一擊的
家添加麻煩,一直勤勤懇
懇,任勞任怨,一點一滴
都傾注這滿滿的愛,更不
會發現葵花跟他們是無
血緣的,或許有無血緣根
本就不算什么,愛是沒有
血緣的。他們的生命仿佛
都依附在家人身上,只要
他們好,我一定會好。他
們的一件件事都閃耀著
光芒,心里一個聲音告訴
我,“我一定要做一個好
人”,我不知道我該用什
么神圣的詞才足矣形容
他們一家人,但我知道我
要做一個像他們那樣的
人。看完這本書,我發現
世界是美好的因為總會
有一些向他們一樣的人
在世界的某處照耀著大
地,現在的我總會反問自
己:“你這樣做真的好嗎?你對得起寫一家人
嗎?”我想這也是這本書的力量,讓一個人想要
變得更好。
要說這本書有一條怎樣的線把這么多故事
串在一起,我想這條線一定是苦難。因為苦難他
們相聚,正是苦難才讓他們感受到了那么多的
幸福。有人說:苦難是人生的必修課。我想說,如
果苦難在人的一生中無法避免,如果苦難是我
們成長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元素,那么我們為何
不選擇像他們一家人一樣,化苦難為幸福,依然
陽光,樂觀向上。歡樂是值得我們贊美,痛苦不
也值得我們去贊美嗎?歡樂與痛苦不停地鍛煉
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魂。是力,是生,是神,只有能
夠體會到苦難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這幸
福的一家人告訴我們生活有時候像一片枯黃的
樹葉,也許沒有人喜歡它,因為人們只喜歡充滿
生機的綠葉。可別忘了,正因為有了枯葉,才有
了綠葉。所以請大家都應該看看美好、幸福的背
后是什么,它們是痛苦、磨難。
看過四遍的書,我想我還會看第五遍,第六
遍,直到數不清。這是我想一生追隨的東西,愿
它一生與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