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我的女兒在這一天出生了。
預產(chǎn)期本來是11月初,可我的寶寶很淡定,預產(chǎn)期過了絲毫沒有動靜,做檢查又一切正常,所以只好在家等幾天。到了41周的時候,寶寶還是沒有出來的跡象,只好跑到醫(yī)院打催產(chǎn)針,結(jié)果催了兩天,還是沒多大反應。由于寶寶是半入盆,胎頭位置高,還有一圈臍帶繞頸,而催產(chǎn)又沒有反應,即使有反應了,可能面臨著順不下來又刨宮產(chǎn),寶寶和我都受罪,也怕有危險,于是我果斷選擇了刨宮產(chǎn)手術取出胎兒。
我從小到大身體一直比較健康,很少打針,因此對疼痛非常敏感。而此刻面臨人生第一次上手術臺,我無疑是緊張的,但是我只有勇敢去面對。
11點鐘的手術,我10:40跟隨麻醉醫(yī)生到達手術室,接著我躺在手術臺上,麻醉醫(yī)生讓我側(cè)躺,從背部穿刺進行麻醉,當時只感覺一根很粗的針頭刺進皮膚,然后一陣脹痛襲來,感覺自己的下半身漸漸麻木,但是雙腿還能動,再過了一會兒,就絲毫不能動彈了,用手摸自己的腹部,能感受到溫度,但是對疼痛沒有感覺。
大概11點的時候,主刀醫(yī)生到達手術室為我做手術,術中,我人是清醒的,能夠感受到有東西從我肚皮上劃過,但是不痛,然后感覺醫(yī)生手在我肚子上面推壓,接著感覺腹部有拉扯感,隨即寶寶就被抱出來了,護士為寶寶吸了下口鼻的分泌物,寶寶嚎啕大哭,聲音洪亮,這時,我才把那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之后寶寶被抱了出去,我在手術室縫合傷口后用平車推回了病房。
本以為手術過了就好了,卻不知回到病房后才是疼痛的開始。
術后當天,開始6個小時不能睡枕頭,要去枕平臥,腹部以下由于麻醉作用未消除,不能動彈。晚上,麻藥漸漸消去,傷口疼痛的感覺漸漸強烈,卻被護士告知要翻身,于是整晚上忍著傷口的疼痛,用雙手扶住床欄,慢慢移動身體,才總算轉(zhuǎn)了過去,好幾次痛的用嘴巴吐氣呼吸。
術后第二天,傷口疼痛的感覺仍然強烈,不過較手術當天要好很多,護士督促我下床活動,防止腸黏連,促進排氣,這樣才能早點吃東西。于是只有一步一步在家人的攙扶下慢慢下床走動。雖已盡力在走,但效果并不好,到了術后第三天仍然未排氣,因此我三天都沒有吃東西,滴水未進。為促進腸蠕動,盡快排氣,醫(yī)生不得不采取措施,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口服石蠟油。石蠟油是一種油性的液體,平常是用來潤滑用的,現(xiàn)如今吃到口里,那味道著實不好受,我只記得當時是捏著鼻子喝的,喝進去后老想吐,吐的動作帶動傷口也有些疼,最后只有用水帶著喝下去,然后立即刷個牙。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術后第四天我終于排氣了,可以進食一些米湯了,我欣喜萬分,人也顯著精神了。
寶寶在剛出生那幾天,可能是不適應外界的環(huán)境,加上身體不太舒服,晚上總是不停的吃東西,吃了不消化,大便次數(shù)很多,覺也不睡,整夜整夜的哭,要鬧騰幾個小時到凌晨4點才睡會兒,婆婆在醫(yī)院照顧睡眠嚴重不足,非常辛苦。
還好寶寶出院后還是比較乖的,白天雖然也總是要吃,但是晚上吃了后就乖乖的睡了。
以前的我是一個非常不會睡覺的人,有時候被子會被我弄到床下,現(xiàn)如今有了寶寶,晚上不敢睡太熟,隔了一會兒就要看一下寶寶,生怕她沒蓋到被子或被被子捂住口鼻,晚上也不敢有太大的動靜,就連翻身也是靜悄悄。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女兒,沒有你之前,媽媽也是一個小女孩,想要有人依靠;擁有你之后,媽媽愿意變成你心中的英雄,為你遮風擋雨,讓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長。
媽媽愿你慢慢長大,愿你一生健康平安,愿你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