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最好的事物是不拖泥帶水的。
肥皂劇中的人物從出生演到死去,劇情拖沓冗雜,毫無精神的養分,只不過是伴隨著肥皂劇的上演,看了太久,一下子放下,又不知道去看什么,投入新的劇總要花上點腦力才能投入劇情,所以啊,看肥皂劇的人還是習慣了每天看一點。這讓我想到了觀看“楚門”世界的觀眾們,楚門的世界,放的是什么內容,還不是一個叫楚門的小男孩從出生開始的吃喝拉撒睡,然后到學習工作戀愛,整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人生成長過程,長度無法計量,讓觀眾們看的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放不下這個“生動”至極的電視劇,當然觀看電視劇的觀眾們也是隨著楚門的成長慢慢老去,仿佛自己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另一個生命的的存在而存在。
我以為,這群觀眾未必真的那么鐘情于這部活生生的生活成長劇,只是看了一年了,兩年了,就習以為常了,如果一下子不看這劇,生命就像少了一塊似的,不知所措。最后,當這個叫“楚門”的年輕人,終于看穿了自己這個虛假的世界,走出了觀眾“舍不得”放手的銀屏后,全世界的觀眾竟然淚如雨下,又為他歡呼不已,這些觀眾的內心,或許也是得到了救贖,不然估計他們到死也還在看這只冗長到無以言表的電視劇吧。楚門的解脫,解脫的不光是他自己--終于可以去一個向往的真實的世界----他的解脫,還順便解脫了那群已經“傻”了的觀眾,讓他們也可以回歸自己真實的人生。
習以為常,有時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當這件習以為常的事物倏忽間被抽離的那一刻,是一種極度的黑暗,像是真空,什么都不見了。習以為常之前自己在做什么?什么都不記得了。這讓我想到了準備高考的那些個日日夜夜,每日挑燈夜讀,人生大概除了睡覺吃飯,就是不斷得做試題,整個人就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在轉啊轉,但這種轉動又不由自己控制,只是被動地,無法自控而已。那年準備高考,,人生枯燥得乏味,窗外偶爾飄入耳的一曲旋律都能讓心靈復蘇過來,潛意識里想著等高考結束以后,我要看我想看的小說,看那些讓人心癢癢的電視劇,要去旅游,去交朋友,去實習……腦子里想法很多。
只是,高考一結束,腦子里那整個繃緊的彈簧松弛了,之前想做的事情竟然也沒有和想象中的那樣提上日程,總覺得生活一下子從枯燥乏味的充實變成了無所事事的無聊,找不到新的可以為之轉動的陀螺心子,人一下子松垮了。
命若琴弦,老和尚之所以能夠撐到最后,就是心里繃緊了那根琴弦,而最后琴弦斷了,命也就結束了。
我很怕對一件事情習以為常,不論是對待生活中的瑣事,還是對待感情,如果習以為常,心里就會荒蕪得厲害,被習以為常的事物不過就是根雞肋,食之無味,去之可惜,失去了事物最初帶來的美好。所以大家都想要“人生若如初見”,初見的時候,你是你,我是我,我確實感到精神靈魂被喚醒,初見是不需要設定的,是一瞬間的,但所有的事物都是張弛有度的,過度地去消耗精神力,沒日沒夜的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原來美好的精氣神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疲乏卻又不舍。
不荒蕪的辦法,就是一直在行走,畢竟沿途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柳暗花明又一村。修煉自己,一起成長,多些興趣愛好,回頭望去沿路是斑斑駁駁的印跡。我可以行走的很慢,但只要保證一直在路上,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