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到一個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四個孩子的媽媽jane,四個孩子中,兩個孩子分別是十歲左右,兩個孩子未滿五歲。一天早晨jane感到身體不適,要去醫院看醫生,兩個未滿五歲的孩子可以帶在身邊一起去醫院,可是兩個大孩子又要上學,怎么辦呢?醫院離家很近大約只有5分鐘路程,于是她拜托鄰居幫忙在醫院接一下孩子去學校。jane就囑咐兩個大孩子等在醫院外的石板凳上坐著等鄰居叔叔,那天不巧的是鄰居叔叔正好有事,倆孩子等了有40多分鐘。在這期間,倆孩子差點被拐走。就在等鄰居叔叔的時間里,有三個陌生人跟倆孩子搭訕,說有個朋友在廁所里很久了沒有出來,拜托他們去看一下,倆孩子一口拒絕了。直到鄰居叔叔過來,其中一個孩子就看到從廁所里出來了一個人和他們搭訕的三個人一起走了。他們把這件事告訴給了jane,jane著實嚇了一身冷汗。
倆孩子為什么當場就拒絕了陌生人的求助,有勞于jane平時對孩子的教育。jane教育孩子說拒絕可疑人提出的幫助。jane很智慧,沒有一味地讓孩子不去幫助別人,也沒有一味地讓孩子去幫助別人。
這個故事中的可疑點就是三個大人完全可以找尋別的大人得到幫助,沒有必要向小孩子尋求幫助。兩個孩子敏銳地察覺到了三個大人的可疑之處,于是果斷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在現實生活的教育中我們很容易走向極端,要么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要么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那么到底怎樣的教育才完整呢?jane的做法很高明,首先必須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在這個前提下,有余力的就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