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語言學習伙伴練習,在我看來,是搭建第二語言學習框架的條件之一。
為了鞏固法語學習成果,把以前的功底撿起來,我做了這么三件事:找到了筆記,開始在知乎上分享《法語90天》,尋找語言練習對象。進展的最緩慢的是第三件事。
通常,尋找免費的語言伙伴的途徑有這么幾個:
1.到提供該服務的專門網站;
2.去語言學習網站尋找;
3.到社交平臺或其他途徑私下聯系。
我總共向差不多二十個人發出邀約,前后一個月的時間收到了一半的回復,而后陸續對話的又剩下了一半。到最后,約到具體時間進行Skype對話的,只有,一個人!
來來回回,我們終于敲定了第一次會面時間:
星期三下午5點,北京時間。
= 星期三上午10點,巴黎時間。
當天下午,我提前半個小時打開Skype,他已經發了信息:
”Bonjour“, 2:00 am
"personne, tant pis.Au revoir!" 3:03 am
Skype按照接收者的時區顯示的,所以說,這位巴黎朋友算錯了時間,還順便把我罵了一頓。
法國人數學不太好,這是無心之過,我心里倒不氣。
但是,難道這一個月的努力要泡湯?為了給他心里消氣,我把兩個地方的時區列出來做到了道算術題,讓他明白我們其實都履行了諾言,“Je vais attender (我會等著的哦)”。
也許,對真誠的理解是不分國界的。第二天,我打開Skype時,看到他的新留言。他先道了歉,并提出下一次的碰面時間:
”Je te propose un rendez-vous mercredi à 15 hour (Beijing zone) .“
這次,我們的算數都做對了。第二周,在既定的時間出現,他的Skype顯示的是綠燈。
他比我想象的要友好很多,也耐心很多。他說他有中文學習的經歷,不過現在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他學習的初衷是因為練習氣功和詠春拳,學中文讓他可以加深理解。現在,他已經是一個佛教和尚“Buddhism monk,教授詠春拳。他愿意先幫我學習法語,暫時不練習中文。
談到語言交換這事,我好奇他怎么找到我的。他說,Italki(italki.com)上直接搜索練習法語的中國人,結果顯示只有三個人。他發了私信給這三個人,只有我給了回復。
我找他不容易,他找我也一樣不容易。
這期間他毫不介意我的法語又慢又爛,還耐心給我糾錯。看來他心情也是愉快的,還跟我講了講易經。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他和我約好了下周同一時間碰面。
尋找練習伙伴,并不是要期望對方從語言的方面幫助自己多少,而是:
1.伙伴能激發你學習的興趣和好奇;
2.比你弱的伙伴,需要你的幫助從而讓創造價值;
3.比你強的伙伴,會激發你的競爭性,有督促左右。
3.和伙伴一起,不像學習,而是一種體驗。
雖然等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換來一個小時的練習。但這短短的一個小時,是對我自學語言的最大安慰和鼓勵,也是最開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