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協調(coordination)
所有參與方需要分享信息,并在共同利益下更正自己的行為。
13.合作(cooperation)
希梅爾曼的定義是
“交換信息、修正行動、為共同利益分享資源、達到共同目的”。
15.協作(collaboration)
協作方制定共同目標、分擔責任、戮力齊心、貢獻資源,最終達成目標。
16.交往(network)
不需冒很大風險和承擔很多責任——遞出名片、參加研討會、在聊天 室里閑聊或者評論博客。
17.麥戈尼格爾的協作超能力
“洞燭先機”(emergensight)
優秀的協作者腦內培養出尋找最適合完成某個特定的任務的協作者的能力。協作者需要有很強的人脈網絡,并對其他人做的事情,他們所在的位置,他們正在掌握什么技能保持最低程度的了解。
18.集體智慧
集體智慧指的是沒有人知道所有東西,每個人都知道一些,任意成員的知識可以通過即時問答的方式與他人分享。
19.眾包
把問題和任務分成小塊,然后公開呼喚群眾志愿參與的現象,關鍵原理是分布式計算。其成功的要素是有遠景和策略,人力資本,基礎設施,聯系和信任
20.虛擬社區
社會化媒體。由一群遵守特定的軟性社會契約,并且有共同興趣的人,通過BBS和網絡分享文字想法。
21.眾籌(crowdfunding)
眾包的一種變體,眾籌平臺允許發布需要資金的項目,并設立對不同數量投資的回饋,同時設定籌集多少資金的期限。如果在截止日 期前募捐賬號中有足夠多的資金,那資金就會直接從募捐賬號轉到項目。
22.維基協作
維基百科的協作方式,大規模協作,任何人都可以編輯,但也會有人去質疑你。
Wiki
23.開源
指源代碼可以公開讓所有程序員檢查和修改,而源代碼是一系列人類可讀的程序指令
24.協同消費
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對公共財產權的信念,閑置的能力以及參與者的數量,類似現在的共享經濟。
25.“分布式審議專利”(peer-to-patent)
諾韋克提出的設想
通過眾包的方式處理專利申請,創建類似維基百科的社區來管理申請過程,專業技術的人員可以毛遂自薦,評論和注釋專利申請文
件,為專利官員提供意見。
26.社會化生產
社會共同協作,創造共同財富,提高社會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