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比暴力更加恐怖的是旁人的冷漠

近段時期,校園暴力充斥著我們的朋友圈:中關村二小被同學欺凌;山西運城少年被同學圍歐致死;重慶彭水學生廁所內被同學殺害;河北保定女生被同學羞辱;安徽黃山女生被同學下藥...

浙江大學一份針對“青少年攻擊性行為的社會心理研究”顯示,49%的青少年承認對其他同學有過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而87%的青少年曾遭受過其他同學不同程度的暴力行為。這種情況的出現,與社會的冷漠,不無關系:

冷漠的旁觀者

在校園欺凌的施暴者與受害者之間,有一個群體,是旁觀者。旁觀者這個群體龐大而不受注意,有時甚至包括了學校和老師,他們的叫好助威或默不作聲,都在無形中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

面對校園欺凌的行為,為何出手相助者少?我們不妨聽聽學生的想法:

“爸爸媽媽讓我不要管閑事,免得自己陷入麻煩。”

“既然老師都不管,我為什么要管?惹禍上身了說不定還要被老師罵一頓?!?/p>

“被欺負的都是性格孤僻,與周圍同學格格不入。我跟他又不熟,為什么要惹禍上身?!?/p>

冷漠的學校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校認為這是一個過分的玩笑,施暴者家長常常也無動于衷。

中關村二小事件中,扔筐的孩子家長憤憤不平地給受害人口頭道了歉,表示這么點事不值得大動干戈地鬧到學校去。

老師質問孩子:“發生事情怎么不告訴及早報告?平時也沒發現孩子有什么不對勁!”

學校接到了教委的電話后,不是配合工作,而是對受害人劈頭蓋臉一頓發難,大聲呵斥,翻白眼。受害人家長成了過分的家長:孩子在學校受傷就該學校管,家長不可以有意見;要求對方家長道歉是不對的;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媽媽。

學校是受人信賴的仲裁方,同學是一起成長的好伙伴,當他們都成為冷漠的旁人時,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將何去何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2.28 更新 萬一需要動用智慧去解決,怎樣才會高效不反彈,有效震懾對手呢? 技術層面: A:在對方要打...
    甘澤欣閱讀 2,336評論 0 1
  •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僅2016年一年,全國發生的校園大小暴力事件不下百起。 校園...
    風雪鷹閱讀 937評論 0 12
  • 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個開放源代碼軟件專案,讓應用程序部署在軟件容器下的工作可以自動化進行,借此在...
    夢想天空分為藍閱讀 859評論 1 5
  • 學了幾年中文,整個人變得糊涂了,糊涂著生活,糊涂著睡覺,糊涂著醒來,為什么會這樣,我也經常沐浴之后,正襟危坐,想...
    假裝醒一天閱讀 298評論 0 2
  • 麥子成熟了 今年好象有點急促 就像一個長跑運動員沖向終點 用盡所有的力氣 去完成一個心愿 聽到了歡呼的聲音 此起彼...
    王春淶閱讀 350評論 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