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單位舉行業務能手考核,而小Q正忙于黨建論文的編寫,無法參加。他很擔心自己因為不能參加業務能手,無法獲得榮譽,然后就得不到升遷。當他被單位選拔去北京學習的時候,他又擔心下個月杭州的培訓去不了!在他的眼里只要單位的活動都要有他,他才安心,只要那次活動沒有他的名額,他就惶惶不可終日,感覺自己錯過了最好的機會。
小M自己談了一個對象A,條件不太好,父母不同意。在父母的勸說下小M分手了,并且通過相親認識了B,B的條件雖然好,可是長的不太高。小M覺得自己應該找個個子更高的。可是又怕和B分手后,自己年齡比較大,再找不到條件這么好的。小M是談靜不下心,不談沒有決心,老是患得患失,煩躁不安。
英文里有個詞叫“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也就是錯失恐懼。特指那種總在擔心失去或錯過什么的焦慮心情,也稱“局外人困境”。具體表現為無法拒絕任何邀約,擔心錯過任何與有助人際關系的活動。
小Q和小M就是陷入了錯失恐懼之中。由于我們的生存本能,我們常常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擔心被落單的恐懼,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總會有一種怕錯過的焦慮和恐懼。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恐懼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小Q期望單位的培訓,競賽都能參加,看似好像很重視自己的工作,其實他恰恰忘記了,什么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如何在自己的工作范圍之內讓自己成為精英。廣撒網撈小魚,不如做好做精自己的事情,讓自己成為一條龍。
對小M來說她內心有一個模糊的對于未來伴侶的圖像,但是卻不懂得取舍,想要面面俱到,可惜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自然不會有一個人完全符合她內心的心理圖像,可不懂的自己重視伴侶那些特質,結果看到誰都對人家有不滿意的地方,不敢輕易分手,也無法決心進入婚姻。
錯失恐懼或多或少誰都會存在,君不見,上班時間刷微博,君不見,時刻手機不離手,分分鐘瞄兩眼。為啥呢?錯失恐懼啊!生怕自己錯過了什么花邊新聞,優惠信息,朋友行蹤,朋友對自己信息的反饋。所以不停的刷!刷!刷!使自己原本平靜的心態變得猶豫茫然,患得患失,煩躁不安。還因為刷朋友圈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拖延我們原本的計劃,從而產生了更多的焦慮。
去了北京學習,就無法再去杭州培訓,選擇了高大英俊的男友,可能就無法選擇家庭殷實的富二代,想要人好又有錢,又對自己忠誠估計也只能是奧特曼在銀行下棋。人生一定會有很多錯過,所以怎樣選擇就非常重要。
“可是我有選擇障礙啊!我就是想所有培訓都參加,我就是想要個有錢,又帥又忠誠的男友!”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其實我也這么想。不過我只是這么想想而已,白日夢誰都可以做,關鍵是記得準時醒來。
選擇困難有兩個原因,一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二是害怕顧此失彼,所有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糾結和猶豫。這就像你的面前有好多漂亮俊秀的大山,你在山腳下糾結到底該上那一座山,結果那座山都沒有上去。如果你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標,那就選擇有利于實現目標的方向;如果你暫時還不清楚,那么就果斷的選擇其中一個,并在選擇后集中精力投身于目標,使它在行動中成為正確的選擇。
我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個談了多年的男朋友,自己不太滿意,可是又說不出來多反感反方,一直猶豫是否要結婚,她怕自己嫁了,對方給不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不嫁,這么多年了,再找也不容易。我問她:你認為的幸福是什么樣子的?她說希望有所自己的房子,工資夠花,有輛車,兩人互敬互愛。我繼續問:你的工資和他的加起來買不起房子和車嗎?她愣住了!她和男友都是高級白領,收入不菲,買房買車不是買不起,只是買大買小,貸款多少的問題。最終她選擇了結婚。婚后兩人一起努力,三年不到換了更大的房子,換了更好的車。
我們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不管如何選擇,總會有錯過的部分。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選擇,錯過是生命的必然部分。許多人會沉湎于錯過的人,錯過的機會,錯過的風景。其實錯過的就是該錯過的,回頭望去,在回憶和想象中一切都很容易完美,因為我們非常善于腦補。
小紅和菲兒是同學,大學的時候兩人都和學長戀愛了,最終菲兒和學長成了夫妻。兩人一起到上海打拼,十幾年過后擁有了現在的一切。小紅則選擇留校和同校老師結婚。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小紅和菲兒再次相遇,看到菲兒珠寶豪車感覺自己錯過了太多,想如果自己當初不和學長分手哪有菲兒什么事兒,現在珠光寶氣的應該是自己。
這讓我想起了希拉里和克林頓的故事。據說一天希拉里和克林頓在加油站加油遇到了希拉里的前男友,克林頓說:“幸虧我娶了你!讓你成為了總統夫人。”希拉里說:“你應該慶幸你娶了我,否則總統就是他!”
別人的奮斗我們沒有參與,別人的艱辛我們沒有嘗試,當然別人描述的精彩,也只是別人的感受,我們未必會有同樣的感受。與其哀嘆錯過的東西,不如努力經營好現在的自己,要知道時間和精力是創造一切的最寶貴資源。至于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在我的另一篇文章《工作效率低,試試專注時間》里有詳細辦法,可以照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