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醒來,情緒不高,并不像新的一天的開始。不想去操場跑步,但也不想辜負起早的一天,就去洗漱了擦好防曬戴了帽子,去食堂吃了早點,準備騎車出發,想了想目的地就定王府井書店吧。打開小藍車APP,在圖書館后面大樹下找到了一輛小藍車。自從第一次騎了小藍車,它就在我心中的共享單車排行榜位列第一了,哈哈。
成功找到小藍,心情就好多了。清早的校園還是朝氣滿滿的,生機勃勃。樹蔭下,有早讀的小學妹;操場上,有起早晨練的同學們;小路上,有背著書包去教室的同學。這樣的早晨,真好。
自從開始早起,發現了以前不曾看到的風景,感受到了之前沒有過的心情。原來早晨的校園是這樣的,五點多的校園是寂靜的,小店的窗口還在擋著,只有值班室的大爺在樓下四處轉悠,操場上,有開車來的人們來晨練,有老人、有學生,或跑步或走路。六點多的校園慢慢開始熱鬧起來,有兩個班在6點20分左右在操場集合,集體跑操,跑完之后散去,學生們大多去了教二樓那邊。而此時的操場邊上,也有晨讀的同學在讀著英語。七點多的校園已經人多了起來,各個小窗口排滿了買早點的同學們,路上都是背著書包要去上第一節課的同學們。夏日的操場,七點多基本沒有晨練的同學了,而且那個點真的很曬很熱啊。
我真的特別喜歡校園,喜歡校園里的花花草草,尤其喜歡校園里的高高的大樹。騎著車,在樹蔭下,吹著微風,涼爽而又愜意。
出了校門,停下來導航了下,發現只需要跟著快3平時的路,一路向南,基本不需要拐彎,一直騎27公里,就到啦。這下我可放心了,還擔心自己技術不好還得看手機導航耽誤行程呢,哈哈,好開心。這樣就根本不需要手機了,把手機放進了包里,整了整衣服、帽子,出發。
從宏福大道出來,拐到平西王府,人就多了起來,路邊的早點小攤擠滿了人,公交站牌那里有等待公交的人群,路上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上滿滿的都是人,都是車。這是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己真是身處在“自行車大國”。之前,看一個外國人寫中國游記,說他在做攻略時,說在中國,人人都會騎自行車,如果不會騎車,是沒法出行的。看《摩登家庭》,第二季十一集里面有一幕,Jay 驚訝于Gloria和Manny居然都不會騎自行車,他說:“十億中國人都會做的事,我們家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不會”。于是就讓他們一起學騎自行車。當時的我,只覺得是Jay的調侃,今天是真的感受到了自行車大軍了。不過,這一早晨,倒感覺是各大共享單車品牌的秀場,街邊公交站邊齊刷刷地停滿了摩拜單車,ofo小黃,blue go go小藍車,還有各種新平臺的單車。路上也是,基本都是共享單車。然后,我就不禁開始想,大城市真的是大城市,已經有這么多單車了,但是還是不斷有新平臺出現繼續分著共享單車行業的一杯羹。這時候,他們之間較量的就多了。想想,車子本身的質量、騎行體驗、創新、推廣甚至優惠政策還是很重要的。我喜歡小藍車,主要還是因為騎起來輕巧,免押金,以及后來的第一小時免費政策。上周末,發現新款小藍,居然是變速自行車,簡直如獲至寶,神器啊。
所以,一早上,就這樣騎著,眼睛也在四處找變速小藍。到了王府公寓那里,突然看見停著一排小藍變速,簡直不能再開心。換了一輛,就繼續前行。
走到立湯路,突然發現,怎么非機動道沒有了,又仔細觀察了下,原來自己走過頭了。又折回去,跟著自行車大軍一起前行。騎到天通苑北,就開始堵,連行人也堵。第一次親眼見到天通苑的早高峰,熙熙攘攘,真的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完全不夸張。那時候,就在想,自己干嘛不再睡會兒,干嘛給首都添堵。好不容易從天通苑北擠過來,一路騎到立水橋發現人又開始多了起來。一路向南,經過奧森公園,路邊的花開的特別好,隨著微風一路飄香。這一路上,人多人少,也看到了不曾看過的店鋪和風景。我發現,這一路,經過了亞運村書店、商務印書館、三聯韜奮書店,幾次都想停下來,但是又沒有,想著這些店留著以后去吧,這次就去王府井書店,看看自己能否堅持下去。
一路騎到那里,看見“王府井書店”這五個字的時候,真是要激動壞了。原來,真的做到了。看了下時間,正好10點,騎了兩個半小時。
可是,我默默地走向了旁邊的新天地,因為我發現自己吃的早點已經消失殆盡了。于是,買了好吃的淑芳蛋仔和港式凍奶茶,算是犒勞一下自己。哈哈。
吃完就進去了書店,徑直走到旅行書籍那里,然后一直看著各個系列的書,基本上都看了個遍,也看了關于北京的書,找了找自己沒去過的地方,看了關于北京各個景點的介紹和圖片,發現古代人真是有智慧,北京這座城市文化底蘊需要認真體會,這些古建筑真是好好欣賞。之前看過的景點,有些完全是看了紅火。所以決定,以后出去游玩,一定要先讀書,了解了文化、歷史、人文,再去實地感受,那樣體驗一定會不一樣。
看了一圈,發現還是lonely planet 系列的書比較好,介紹的很詳細,給出的游玩意見很中肯。之前只看過一本英文版的,并沒有體會到這系列的書好在哪里。沒有對比沒有發言權,看了這么多,才切身體會到這個系列的書好。它會在開始給地圖,給目的地的一些信息,制定適合不同時間規劃的旅行路線,也會給你詳細的行程計劃,會根據月份給出最好玩的景點,也會給從住宿、餐飲、交通、門票、購物等方面出省錢妙計。我最喜歡的還是“獲得靈感”這一部分,也是這本書獨特之處,它會介紹相關書籍、電影、音樂、網站等讓讀者先貼近目的地,增加對于當地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的了解。這正是我想要的,去一個地方游玩,希望自己對于那里在有了解的基礎上深度體驗,而非走馬觀花般走遍景點。
我想我的下一次旅行是與之前的不同的,多增加對于人文的了解,多增加對于當地生活的體驗,不要再一門心思想多看幾個景點。在民院這一年,對于少數民族有了不少了解,對于少數民族的智慧多了不少欽佩,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多了不少向往。這一年,我最喜歡上民族理論課,通過這課增進了自己對于“民族”的認識,也認識到少數民族地區的同學們都是自己那片土地的代言人,走到哪里都帶著自己民族獨特的文化。而我了解的不僅僅是少數民族文化,還有更多對于中國和漢民族的深刻認識。特別喜歡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關于人類文化的觀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蘊含著大智慧。
據說從2017年開始,根據教育部下發的新文件,以后不會再有少數民族少干培訓這一年,可以直接進去目標大學學習。有很多人開始叫冤,開始抱怨自己永遠都是小白鼠,永遠都趕不上最好的。也有人在慶幸自己趕上了最后培訓的這一年,結識了新同學新老師,結識了不同專業不同民族的同學。我也在慶幸,幸虧有這一年,讓自己在專業知識上、心理認知方面都有了提升,雖然并沒有達到想要的水平,但還是感受到自己是進步的、是上進的。
差不多到兩點半,肚子又開始叫了。去吃了烏冬面,還有一碟泡菜。
吃完飯就又回到了書店,繼續看旅行類的書,和好朋友討論著哪里比較適合7月游玩。看了地圖,看了各種簡介,這種感覺超級棒,突然覺得自己地理沒白學。哈哈。
把王府井書店旅行類的書都看了一遍,哪都想去。
雖然站了幾個小時,腳疼得要死。但是還覺得不能就看看這些書就回去吧。于是,上了二樓,看了語言類的書籍。發現一本《我愛蒙古語》,就一直看了好久,發現了民族文化真是親切啊。發現書里有對于蒙古族人名和地名的釋義,就一股腦把自己知道的人名地名查了個遍。還挺有意思的。
也看了好多英語學習的書,主要還是看了詞匯書,后來發現自己的詞匯量真的少的可怕。在testyourvocab.com上測的詞匯量僅僅相當于人家母語國家幾年級的水平,估計小學也不能畢業。后來,終于找到翻譯類的書,我已無力翻開它們,路真的好長啊,那么多的書還需要讀,那么多的實踐還需要做。看著看著突然發現了武哥的藍皮書的新版,不過我還是喜歡第一版,看著親切。我默默地看完翻譯類所有書的名字以后,離開了那架書。還是以后專程來看它們吧。準備要離開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有意思的書,叫《文字小解》,以后可以找來讀讀。
時間不早了。要離開書店了,下電梯的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真是渺小,書那么多,世界那么大,自己知道的好少,需要努力的日子還在繼續。希望以后可以如我所愿,有一個better Daisy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