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婦指著柜臺上出售的青春護膚膏問:“老板,這玩意兒到底有啥用?”
? ? “有啥用?”老板理直氣壯地叫來一名年輕女售貨員:“媽,讓這位太太瞧瞧您的皮膚!”
開心一點,讓每天都能過得更好!
1.找準故事來源
①在人生的某個時段,你很想做成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為此,你頂住了外界的壓力,戰勝了自身的怯懦,按照自己的方式獲得了成功。你大可以把它寫出來,因為這種故事的能量會感染人、方法會啟發人、結果會鼓舞人。當然了,有成功就會有失敗,而且往往失意是常態。
這些小挫折背后總有你的考慮不周、付出不夠和其它讓人意想不到的因素。如果你能大膽地把它們背后的故事寫出來,不僅能找到自己的問題,而且能讓讀者受益。這就是這類故事奏效的原因所在,因為讀者總會有所收獲。
②可以和讀者分享一個關鍵人物讓你深受啟發的故事,他對你的人生指點或者他給你分享的寶貴經驗。第二人稱的筆觸,能夠讓事情更客觀,讀者也更樂于接受。
③書或者電影的受眾很廣,它們能助你打通你和讀者之間的橋梁。你可以從中找到和自己經驗相符的故事,并借由情節或轉折關聯到自己的經歷上,這樣能讓你的文字更富個人特色。
2.注重感官體驗
利用感官體驗來描述故事,是讓讀者感受深刻的利器。
感官體驗的描述讓人們的前額葉還沒來得及懷疑這個故事的可信度時,想象力就先行一步讓人產生了痛感。
訓練自己活用感官的寫作方式的方法是:隨時描述,利用零碎時間通過感官在心中描述周圍的一切。由近到遠、從大到小,詳盡的描述訓練一定會讓你的文字更加鮮活。
3.不同視角審視
不同角度審視故事,能讓故事變得更加有人情味,從而得到更多讀者的認同。通過不同角度審視故事能讓你的觀點不失偏頗,同時滿足讀者的情感需要。
角度不同,意義也會有所不同。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故事,都是游走于不同觀點之間的。① 首先,站在主人公的立場從頭到尾寫下故事。然后看看配角們都失去了什么東西,接著從他們的角度重新解讀故事。
② 從“失敗者”的角度出發,失敗者作為故事的起點,他的前進之路更曲折,經歷更豐富。通過刻畫他,可以讓事實的各個層面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