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工作態度往往成為大家吐槽的對象,對他們不滿意的大多都是90年代以前的人。一個時代的人決定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90后還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所以,能夠對他們任意評判的只有比他們年齡更大的人-這個時代的主角兒。不過,90后也不是吃素的,在天涯社區就看到這樣一個留言:我們90后怎么了,我們不是在你們的教育下長大的,不是在你們創造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嗎?有事就提90后,有意思嗎?這就是他們的態度。
捫心自問,我們這些比年長于90后的幾代人,在工作中能有90后那樣灑脫?有的時候他們對工作表現出來的行為,難道就不是我們心中所想,卻不敢去做的事情嗎?今天,在單位里與同事談到一個問題,他抱怨在公司做了許多工作,可是相當大一部分工作都是義務性質的,沒有報酬,想起來心里就感覺很不舒服。但如果當事人是90后會怎樣呢?他們可能做甩手大掌柜,沒有報酬我可不干,愛誰干誰干。是不是真的有這樣一個90后做出這種事情的時候,那個抱怨的人可能還要批評他真不懂事。其實,大家這是拿對付70后、80后的那點小九九,放到了90后身上去了,這當然不行,依次類推,如果將90后的方法用到00后身上也是不行,所以,需要與時俱進的倒是這個時代以前的人。
大家不知道發現沒有,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們就開始教導孩子的詩書禮儀等等,也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正能量,但是這種正能量的教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在孩子身上消退,如果還有剩余的話,那么就能給這個社會流下一點,并且在他們再教育下一代的時候,那種正能量在孩子身上消退的也慢一些,留下也更多一些,那么,就會向更好的方向的發展。
所以,在大家談論90后問題時,多向自己找找原因,如果90后是失敗的,那么,首先失敗的是上一代。對于他們在工作中敢于說不的精神,我倒是感覺這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