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又到年末
長大了的我們總是被各種關心我們的長輩噓寒問暖
例如:升職否?漲薪否?結婚否?……
問得你尷尬無比而又不得不答
尤其是對于找對象結婚這事
你總是抓耳撓腮顧左右而言它
說到結婚你又有一把辛酸淚
今年給的份子錢不少吧
你是不是總壯志揚言:
總有一天我會要回來的!
也對,現代人辦場婚禮似乎變得簡單起來
人沒來沒關系,紅包你可別少
老人們卻喜歡懷舊
總說著:“在過去啊……”
對,過去結婚可不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水上人家的婚禮習俗
在珠海,斗門是著名的水鄉
水上人家以船為家,被陸地人鄙視,不得上岸
直到雍正七年,官府才允許他們上岸務農,與陸人混居
于是,在斗門形成了獨特的水上婚嫁
阿妹是斗門疍家人
如今的她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不能再做個承歡父母膝下無憂無慮的姑娘啦
父母雙方早已對好她和阿郎的生辰八字
想到阿郎,她又是一陣臉紅心跳
不經意間瞥到那一串串紅紅的禮包
不用想也能猜到里面是些茶葉、檳榔、花生
沒錯,這是過大禮的時候男方送來的
明日就要過門,這是最后一晚的“嘆家姐”
通過幾日和母親、姐姐們的對唱
阿妹已經知道了怎樣為人新婦
想到即將離開家人
阿妹不禁在歌聲中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今日阿妹終于要出嫁了
一家人一大早就起來忙活
母親則來給阿妹上頭
一邊梳頭一邊唱咸水歌是疍家人的特色
頭已梳好,戴上鳳冠,穿上喜服
吉時一到,阿妹就要正式出嫁了
送親隊伍有好幾十號人,非常壯觀
想到馬上能見到新郎,阿妹有點激動
母親雖然舍不得女兒出嫁
但還是給阿妹唱起了送嫁咸水歌
母親的歌聲使阿妹想到了多年的養育之情
上了花艇的她忍不住淚眼朦朧
情再難舍,也不能耽擱出嫁
但在出發之前
阿妹必須得敬拜海龍王
竹席鋪船,新娘隨即下跪
拜龍王以求平安
婚船終于出發
再過幾個小時,經過大海和幾條河涌
阿妹就將到達新郎所在的那條河涌
她即將在那里見到等待迎親的阿郎
雖說是迎親,但新郎并不會扶新娘下船
他得將船上一個裝有觀音和喜牌的盆拿上
而后浩浩蕩蕩的迎新隊伍
會跟隨新郎到達他家
從此新娘正式入門
等到吃完今天的渡水飯
拜過堂,鬧完洞房
阿妹在三天后還必須回門
此時才算是一個完整水上婚禮的正式完成
同妹相識親又親
相識妹你結成婚
鐵樹開花叫妹慢慢等
叫妹莫來想過別來人
“斗門水上婚嫁”習俗形成于清朝初期,源于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習俗,以船接親,以歌祝福,將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進行了完美融合。但如今很多年輕人認為傳統婚嫁禮儀過于繁瑣,他們結婚時的婚禮禮儀也逐漸簡化,其中一些禮儀程序和相關器具、用具也被新的東西所取代,真正懂得操辦此禮儀的僅是那些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政府為弘揚傳統文化習俗,宣布只要是水上人家的新人采用"水上婚嫁"的形式成親,政府將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