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扯蛋君?
2018年的第一個創業風口無疑是直播答題類App,王思聰10萬獎金瞬間捧紅沖頂大會,花椒、今日頭條、映客、YY等各平臺相繼推出自己的直播答題類App,成功掀起一股直播答題熱潮。
如果你也參與其中了,抱歉,你也成為了互聯網流量戰爭中被收割的一員。在互聯網風口消失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誰都不希望錯過一趟剛出發的列車,越是如此,也越容易出現“收割用戶的野蠻行為”。這是一套毫無門檻的流量模式,而更多的玩家正在蜂擁入局。
在我看來,直播答題類App不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節目或者產品,而是一次撒錢收割用戶的營銷行為。
所以,我對直播答題類APP做出了以下三種死亡猜想:
| 最無奈死法:找不到創新模式留住用戶,”累“死
當你玩過10次、20次以上答題類App,新鮮感的潮水褪去,除了希望自己能多贏幾場讓獎金能提現外,還有停留在直播答題類App的理由嗎?
衡量一款App產品價值的高低,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是活躍用戶數量和單個用戶產生的價值。按照這兩個評判標準我們來看看直播答題類App。我們從第一個評判標準開始談起。
直播答題類App的現在的活躍用戶數量高嗎?高。
數個App,每個App每天數場答題,用戶甚至會定鬧鐘提醒自己參加不同時間不同平臺的答題活動。
直播答題類App的活躍用戶持續性強嗎?持續性不強甚至幾乎沒有。
用戶參與答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驅使,當他們數次發現自己費盡千辛萬苦獲得的獎金數只有寥寥數元時,他們的參與熱情就會隨之下降。
直播答題類App的用戶忠誠度高嗎?非常低。
哪家App給的錢多我去哪家,哪家App答題數量少我去哪家,哪家App題目容易、拿錢容易我去哪家,這是最普遍的用戶心理。
活躍用戶的持續性不強且用戶忠誠度差,直播答題類App如何留住用戶成為這類產品發展之路上必須跨過去的坎,但邁這個坎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遠超平臺方想象。
| 最憋屈死法:燒錢不賺錢,”窮“死
所有直播答題類App都瞄準了同一個盈利模式:廣告,但廣告金主誰都不是傻子。
剛剛我們說了直播答題類App暫無解決活躍用戶留存的問題,我們再來講講直播答題類App變現的問題。
雖然,直播答題類App在2018年給互聯網行業創造了一個低成本獲取用戶的“奇跡”,但是,然后呢?用戶來了又走了,直播答題類App怎么賺錢?現有的盈利模式并不能支撐他們長期運營。
直播答題類App現有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當然是廣告,多龐大的人流量多好的曝光效果多低的單個用戶曝光成本,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都性價比極高。
有媒體專門做了統計,這一天四個平臺共計推出了31場直播,百萬贏家的場次最多,高達13場。其次是百萬英雄,9場。芝士超人為5場,沖頂大會為4場。從上午10:50第一場直播開始,到晚上23:30,最后一場直播結束,31場直播中有10場為廣告專場,廣告專場比例達到30%。也就是說,直播答題變成直播答廣告。
1月9日,美團100萬冠名了《百萬贏家》,并在答題中植入了美團相關的問題。隨后《百萬贏家》相繼牽手京東、華為、《前任3》在電商、手機、影視等領域達成品牌合作,而財大氣粗的趣店更是大手一揮,花費1億元拿下《芝士超人》的廣告訂單。
廣告費用金額的真實性我們暫且不談,廣告金主真的會持續在一個“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的平臺上投廣告嗎?這種短期高額廣告產生的回報,能夠帶來的價值回報是否符合預期效果呢?
對于廣告金主來說,平臺無法解決用戶留存、忠誠度這些事關長遠的問題,平臺獎金數越來越少,流量勢必難以為繼,如果廣告金主收不回成本,勢必會加快撤出。
| 最危險死法:政府監管升級,“打”死
315打假,直播答題類App可能真的可以上榜。
為此,我專門查詢了欺詐消費者行為相關解釋:
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應當受到處罰并承擔責任的行為。關于判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欺詐消費者中甚至有一條是“經營者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
對于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直播答題類APP來說,到底有多少獎金?到底有多少人參加比賽?到底有多少人答對了全部的題目可以平分獎金?誰知道?只有平臺方自己知道。
恰好這幾天某平臺遭到了用戶們暗箱操作的質疑。一場直播中,最后一道題遇上10秒的時間限制,讓很多人敗在了終點線上,最終場上出現了17位通關者。這17位幸運者中,有一位名叫“qzuser”的用戶在平臺內重名了,平臺內竟有數十個相同昵稱,粉絲為零的“僵尸”用戶。
那么這算不算欺詐消費者呢?我的專業不是法律我不知道。但隨著政府對于網絡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答題類App的”暗箱“操作還能持續多久?
其實,我希望我所猜測的一切都是錯的。
借用”綏圣“的話說:”泡沫盛行的當下,這一場突如其來的風口給所有人帶來一點新的希望,此前,沒有任何一種廣告方式可以讓用戶在30分鐘的時間里,保持高度集中,而直播答題做到了。這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可能性,只是希望這樣一場風口這樣一種可能性可以真的帶來新的發展模式,給互聯網直播交互賦予新的意義,而不是一陣大風吹過,留下一地雞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