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解讀《我吃拉面的時候》&《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周四帶著小伙本一起解讀了兩本繪本:《我吃拉面的時候》和《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這兩本書的作者是:長谷川義史

他的畫風稚拙,筆觸隨意粗獷,這大概是他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細看又會發現他畫面中的小心思,各種細微的表情,總能抓住讀者的心,而這就是長谷川義史在繪畫上過人的地方。

另外,他很擅長表現小孩的生活,包括家族的關系、家庭的生活。你會在不同家人的臉上看到很微妙的表情,而這些流動在畫面的表情訴說的往往是不可言說的親情,這是他在圖像表現上非常吸引人的部份。

細品這兩本書就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甚至會愛上長谷川義史的作品。

《我吃拉面的時候》

故事從一個小男孩吃拉面的場景展開,一開始的畫面,色調是輕松鮮艷的明黃色。

畫面從抽水馬桶、網絡生活象征的現代都市,來到了村莊、漁村,來到了沒有自來水而需要自己打水的地方,來到了集鎮,內容從輕松到沉重,前面的孩子在自由自在地享受童年生活,后面的孩子則過早地品嘗到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故事在這一頁發展到了高潮,漫天的黃沙,昏暗的天空,廣袤沉寂的大地上,只有一個小小的、不再動彈的身體。在暗淡天空的映襯之下,壓抑、震驚、悲慟之感撲面而來。

這一頁令人若有所思,乃至黯然神傷。作者接著用了兩個純凈的對頁表現這個男孩的故事,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空間。

故事回到原點,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域,不同孩子的處境構成了一個同心圓。

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一切都是老樣子,但這并不是一場夢,而是當今世界的真實存在。原來,盡管我們都在同一條時間線上,有幸福、有勞作,但戰爭與死亡總是難以避免。

作者就這樣,用他的畫筆,以貼近兒童的淺顯易懂的方式,建立起了我與世界的聯系。

剛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以為只是單純的講述這個小男孩在吃拉面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但當讀完之后才發現,同一個時刻,每個人所經歷的是完全不同的。

我讓大家寫下了中午12點自己做的事情,有人在吃飯,寫了自己做的菜,以及喝了一碗昨天做的藕湯;還有人在打電話確認工作上的事情……而我在電腦前和別人討論著工作上的事情……

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其他人也在做著不同的事情,有人幸福、有人傷心,還有人在努力著,還有人為了生活奔波,還有的人已經倒下了……

當翻到這一頁的時候,心有些痛,小小的背影倒在了一片荒涼的地方……

這時,想做點什么。做點什么呢?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做一些有愛的事情,將自己的愛心傳承給孩子,將善良的種子散播出去。

我給大家每人一張紙,做成賀卡,寫給一段話,帶給那個你想給的人。

《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

長谷川義史自寫自畫的第一本繪本《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用非常有趣的手法,呈現了一個涉及家族歷史、人類演化的主題。

在搞笑之余,作者認真的描繪出“太太太……爺爺們”所造就出來的歷史長河,一頁頁看似童稚拙趣,卻注重細節內涵豐富的圖像,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隧道,連前后扉頁上的各色器物也充滿了時間的軌跡。于是,讀者不僅被書中的文字逗得開心爆笑,也能一窺不同時代的風貌,讓人不得不贊嘆長谷川義史于啼聲初試時便顯現的創作功力。

一棵繁榮茂盛的大樹,似乎象征了人類的生生不息。

第一次給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他就指著最后的猴子說:“猩猩爺爺,媽媽,你看,這是猩猩爺爺。”

接著開啟了每天睡覺前都要讀一遍。

從沒想過這種追溯的方式就能輕松的了解人類起源。

當帶領大家品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邀請了娟來讀這本書,當娟看到滿書“太”字時,一直努力地讀,直到我們被逗笑,連攝影的Michelle都被我的笑聲吸引過來了。

翻開書就能看到環襯上的很多老物件,雖然有些我們沒有見過,但也有一些是我們家里曾經有的東西,比如縫紉機,雖然已經很老了,但依舊能用,還是蝴蝶牌的,勾起了滿滿的回憶。

以及每一頁的背后都有一顆樹,樹越來越小,最后變成了一顆剛剛發芽的小樹苗。

敏說:“看到蝸牛和貓一直在陪伴小男孩穿越,蝸牛還所能明白,會很慢,但是貓呢?”

“你可以去問問你家迪迪,說不定他知道答案?!蔽艺f。

有時候孩子的視角,比我們更加清晰,他們反倒能一眼看到我們忽略的東西。

而這本書從前面翻是追索人類進化的演變史,從后往前翻就是一部人類進化史。一本帶著童趣和幽默,又有很多的豐富時代背景的繪本。

每一頁都有滿滿的歷史背景,值得我們和孩子一起去探索發現。

尾聲:

讀完這兩本書,大家喜歡上了長谷川義史,幽默和諧的繪畫風格,以及畫面中體現出的家庭關系,都讓大家喜歡。

娟說:爸爸很少陪伴孩子。

敏說:做好媽媽的角色,爸爸自然就會回歸了。

看著敏的成長,很欣慰,從初見她時,為家庭的焦慮,到現在變成了一個獨立、能量滿滿的女人,偶爾,我還需要她的鼓勵,才能前行的更快。

在成長的路上,有繪本、有閱讀,還有一群你們的陪伴,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感謝有你們的陪伴,做好我們自己。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