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點,去樂爸的韓國同事家做客。
這是我們來美后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在這里完全沒有親戚朋友,語言又不通。可以說平時沒有什么社交。尤其是我,沒有工作,沒有同事,那點兒英文存貨應付日常生活都勉強,更別說聊大天了。
這個同事和樂爸是一個team的,工作中打過幾次交道。他們來美國快一年,很理解初來乍到者的困難,所以對樂爸非常關心,經常聊一些諸如去哪里購物啊,如何考駕照啊,如何找ESL啊之類的事情。
他們家有兩個男孩,大的六歲多,小的有四歲左右的樣子。樂爸買了兩輛遙控車作為禮物,男孩子們看見小汽車都兩眼放光啊。
在去之前,我和樂樂說好,在別人家的時候不要玩iPad,和小朋友玩一玩,聽聽大家聊天,叔叔阿姨問話要回答。表面上答應了,但沒坐一會兒就悄悄跟我說:“太無聊了,你們說話我聽不懂。我想玩iPad。”看她眼淚汪汪的,我就妥協了。那兩個男孩子也人手一個iPad玩起來。看著三個安安靜靜的小朋友,我們幾個大人相視一笑,安心地聊起天來。
食物擺在一張長條桌上,大家席地而坐。看我們面對刀叉沒動手,女主人又幫我們拿了幾雙筷子。因為是韓國菜,我只認識泡菜餅和土豆燉牛肉,還有盤粉條。飲料很好喝,是從Costco買的蘋果汁,看起來很像果酒。
樂爸和同事聊的很high,孩子們玩游戲也很聚精會神,女主人一邊自己吃一邊往倆孩子嘴里塞。我挑了幾樣樂樂喜歡吃的給她盛盤子里。很明顯,大家的注意力都沒在吃上。
說起剛到美國的culture shock,他家老大想家想得哇哇大哭,在學校總是一個人默默躲在一邊。不會說英語,開始也沒有好朋友。父母看到孩子這樣得多心疼啊。
樂樂倒是沒有這個問題。首先,她英語聽力和口語都不錯,能應付在學校的日常交流。其次,這里的老師都很和藹,課程也沒國內那么緊張,學校和家里的壓力都沒有了。經歷過苦難才能見彩虹,有了不同教育方式的體驗,才知道自己喜歡哪種。
我和樂爸曾經問過她,我們回中國好不好,她馬上就慌了,圍著我們打轉,說不想回去。
有一次聽手機廣播,說到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樂樂問我:“什么叫‘出國’?” 我說我們現在就是出國了,因為爸爸好好學習了。你好好學習,以后想去哪里去哪里。她急忙表示:“我哪里也不去,我就喜歡這里!”
酒足飯飽,樂樂也終于把iPad玩到沒電了,三個孩子開始互相勾搭。小弟弟性格活潑外向,不時摸摸不搭理自己的姐姐。女主人很會哄孩子,準備了好玩的氣球,做成大刀、皇冠的形狀。幾個孩子馬上high了起來,舉著大刀在屋子里你追我趕。嚇得我不輕,總怕他們把桌子給掀了。
在孩子們玩得意猶未盡時我們卻要說再見了,約好有機會一起去camping,我也默默盤算下次回請的菜單。
下面貼一張路上抓拍的照片。一直想拍公交車,平時運動中不好拍,這次正好在等紅燈。前面掛著一輛自行車呢。這也就是在老美,咱們那兒可掛不起那么多自行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