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一秒發(fā)出的“噢...”,思緒走了一圈,我默默地選擇了撤回,換上了規(guī)規(guī)整整的兩個字,“好的”。
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社交軟件聯(lián)系人列表里,會被一批又一批新的工作伙伴占據(jù),而“好的”也會頻繁地出現(xiàn)在這些人的對話頁面里。除了“好的”,當然還有偶爾心情好,變著法子用“好~”、“好噠”、“好勒”、“嗯嗯”來替代,但意思都差不多。
為什么要撤回“噢...”,換上“好的”?因為慢慢地理解,情緒在工作上真的起不了什么作用。即使同事并沒有跟你解釋清楚,就把做到一半的工作扔給你接手;即使你完全不了解狀況,第一次處理,詢問只換回一句“你自己想辦法”;即使明知對接的伙伴遲遲不回你信息,不接你電話.....煩躁、著急、郁悶這些受挫的情緒總會縈繞著自己,連一個“噢.....”字仿佛也帶上了某種負面情緒。
閉上眼深呼吸想想,隨意發(fā)泄情緒之后,那位同事不會知道或者是根本就不會在意,而需要的問題依然橫在我的面前,仿佛得意地朝我揮手。職場不就是這樣嗎?大人的世界不就是這樣嗎?大家都忙活著自己的事,真沒太多人會花心思去關(guān)注我這個所謂新人的心里感受。當然,不能奢望別人能感同身受地對仿佛自己曾經(jīng)初入職場模樣的新人諄諄教導(dǎo),這還真不是他/她的義務(wù)啊!
是,“我也是第一次工作,第一次處理這樣的是啊!”可是這個理由在同事和上司眼里,是一個多么蒼白無力的理由。拿工資的時候就應(yīng)該意識到自己的責(zé)任了,身后沒有別人可以給你依賴,多問問多查查,然后轉(zhuǎn)身自己想辦法硬著頭皮上吧。
最近看到一句文案,創(chuàng)業(yè)能讓一個人“把玻璃心磨成鐵鉆心”。我想,大概職場也是這樣吧。